為悅己而活,才能活出精彩。
隻有真正愛自己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
追隨內心的感受
在歐美的上流社會流行著這麼一句話:“當你找不到合適的服裝時,就穿香奈兒套裝吧。”這句話常常讓香奈兒感到很自豪,這也是對她多年服裝設計工作的肯定。經常有人問香奈兒,靈感都來自哪裏。在香奈兒看來,這很簡單,就是對藝術的直覺。香奈兒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從不刻意去迎合別人,她相信自己對時尚的判斷。當繁縟的帽子大行其道的時候,香奈兒推出了簡約實用的帽子;當“褲子是男人的專屬”深入人心的時候,香奈兒設計推出了女褲;當華麗的香水瓶子充斥櫃台時,香奈兒的“Chanel No.5”以簡單大方的風格風行於世……香奈兒並非刻意與世俗作對,她隻是遵循內心,無法忍受違背內心的感受,無論是對待工作還是愛情,香奈兒始終堅持“悅己”的原則,這也是她的終身信條。
1919年聖誕節前夕,香奈兒一生最愛的卡佩爾因車禍而喪生,從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起,香奈兒感覺自己的世界已經坍塌,她很長時間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她身穿黑色的衣服祭奠著心愛的卡佩爾。
黑色,在這個時候還是葬禮的專用色,可是香奈兒卻覺得黑色凝聚了所有色彩的精髓,這會是一種適合所有人的顏色,也是一種永不過時的顏色。她下定決心要設計出一套小黑裙,這樣她就可以優雅地穿著黑色的衣服,也可以借此緬懷自己一生的摯愛。
從香奈兒著手準備到正式推出小黑裙,差不多有五六年的時間,她反反複複地修改,總是不盡如人意,最後香奈兒果斷地卸去那些裙擺、褶領等複雜的裝飾,采用直線條剪裁的手法,還融入了一些男性的風格,這使小黑裙看起來簡單優雅,風格獨特。
在香奈兒設計小黑裙的時候,不斷聽到一些諷刺的聲音,如“誰會穿黑色那麼晦氣的衣服?”“香奈兒真是瘋了,看來想自己砸自己的招牌。”……麵對這些,香奈兒一笑置之。她相信自己對美的判斷,她熱愛小黑裙,喜歡小黑裙,這就足夠了,並不需要自己去迎合順從眾人的口味。在香奈兒看來,如果一位服裝設計師沒有自己對時尚獨特的判斷,那麼她充其量就是個裁縫。
小黑裙一經推出,驚人的銷售業績證明了大家對它的喜愛,有四五年的時間,在香奈兒的店裏隻做小黑裙的生意,非常火爆,無論是貴婦名流還是咖啡店的女招待,都在穿小黑裙。
小黑裙為香奈兒賺得了巨額財富。其實,小黑裙跟香奈兒設計的其他服飾一樣,隻是源於她的喜歡,香奈兒總是固執地堅持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願意聽別人關於時尚的喋喋不休,不願意看別人給她展示的所謂時尚,更不想試著去理解別人對時尚的解讀。香奈兒做時裝,隻為“悅己”。就算小黑裙不受歡迎,她依然會驕傲地穿起來走在街上。因為“悅己”,香奈兒一直追隨內心的感受,幸運的是,她總是能走在時尚的前沿。
愛自己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
很多人很好奇,香奈兒最後為什麼沒有和畫家畢加索走到一起。在眾人看來,他們都有著驚人的藝術天賦,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但是,香奈兒知道,他並不適合自己。誠然,畢加索是一位很有魅力的藝術家,他總是能迅速俘獲女人的芳心。但是畢加索也是一位被女人寵壞了的暴君,他的控製欲望特別強烈,他總是希望牢牢把控自己的女人,使她們完全臣服於自己。他有很多的情人,但是她們之中卻很少有好的下場。
香奈兒很欣賞畢加索的才華,但是,她更喜歡自己。在與畢加索交往的日子裏,香奈兒總是能拿捏好那個度,絕不會為了他而丟棄自我。香奈兒的無法被征服常常讓畢加索大為惱火,所以,他們注定不會成為永遠的情人,但是藝術上的共通,讓他們依然是很好的朋友。
生活中有很多女孩會為了心愛的人放棄自己。如果遇到了喜歡美色的男人,她們會絞盡腦汁地裝扮自己;如果遇到了喜歡賢妻的男人,她們便會放棄自己的工作,做起全職主婦;如果遇到了喜歡漂泊的人,她們就會打好背包跟隨左右。可是,親愛的女孩,你真的為這種犧牲而開心嗎?如果你發自肺腑地開心,那麼恭喜你,你可以繼續這樣的生活。如果你的犧牲隻是為了討好男孩,隻是為了迎合男孩,那麼請就此收手吧,因為這樣下去,你的人生可能會演繹出一場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