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婚之前(上)(1 / 2)

“牢頭,外麵你可是聽說了些什麼?萬歲爺怎麼會突然想到宣見我二人?”葉子廉從不打沒把握的仗,對於無法揣測的聖意,他也盡量想做到知己知彼。而要打聽到消息,無疑,像牢頭兒這樣的人是最好的對象。

“這萬歲爺的聖意小的哪裏敢妄加揣測。隻不過,據說昨夜裏萬歲爺做了個夢,夢到了仙逝的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囑托萬歲爺要仁慈治國,要親賢遠佞。還說什麼如今小人已除,國泰民安,更需要治世能臣來輔佐。但天象顯示,說能臣正在受難,因此太後娘娘讓萬歲爺定要解除能臣受難的危機,以應天意。爺,您說巧不巧,今兒一早朝堂上就有人報說那叛賊周可已身死,他若是小人的話,小的猜您二位是不是就是太後娘娘禦口中受難的賢臣啊?不然,萬歲爺又怎會突然親自宣見二位?”

聽了牢頭兒的說辭,葉子廉嘴角微微上揚。托夢,治世之能臣,受難之危機,禍亂朝綱之小人……天底下要真有這麼巧合的事情那才出了奇呢。恐怕多數是皇上事先得知了周可身死的消息,卻先假托太後娘娘托夢,讓天下的百姓認為太後娘娘顯靈,而恰巧,周可之死應驗,在這種情況下治世能臣又豈能不應運而生?受難一說更是為萬歲爺釋放他二人找了個足夠充分的理由。試問,有誰敢逆天而行,還是太後娘娘托夢中的天意?這樣一來,就算是有反對皇上釋放曾經出言不遜的自己和企圖幫助罪人之女逃脫律法製裁的漫修也是無能為力的了。不得不說,萬歲爺,想得可真是周全那!

得了這個實信兒,葉子廉心裏有了底。這一年之中,朝廷內可是有不少人想借此機會推倒他葉家的,尤其是他之前審案時辦過的人。其實,他一年前選擇直言進諫,甚至不惜引起聖怒,不隻是出於對他原則的遵守和對漫修兄弟之情的維係,還有一點,就是要借機避開鋒芒。要知道,他太鋒芒畢露了,年紀輕輕,卻先後辦了幾個轟動朝野的大案要案,出了名是一方麵,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數,難說再有沈韓暗殺那樣的情況發生,與其如此,倒不如借機進入大牢避避風頭,麻痹一下敵意,雖然這樣做是給了他的政敵一些口實,卻也成功的避開了生命的危險。或許是萬歲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才如此配合他的演戲,又或許,是萬歲爺覺得該收收他灑脫不羈的性子,才關他一年之久的吧。總的來說,還是得大於失的。

相比起葉子廉,漫修可要單純的多了。他隻是在承擔一個男子漢該承擔的,不想因為他的某個可能錯誤的執著傷害到他的親人,如此而已。

沐浴更衣,覲見萬歲。一切都如葉子廉事先所料,萬歲爺借托夢之由,和二人在破獲周可一案中可居首功的功績,免了他二人的罪責,給二人下了特赦令,並恢複了葉子廉的官職。可在問到漫修想受何賞賜之時,漫修隻回答了一句,他想回家。

盡管萬歲一再想留他在大晟府,讓他負責整理古樂和製作新曲。而葉子廉也想請求萬歲讓他留在自己身邊,做自己判案的幫手,可是,漫修都以想先回他從出生逃離開就再也沒有回去看過的家鄉金華赤鬆鄉為由給委婉的拒絕了。

因此,萬歲爺給了他另外一件賞賜,就是和杜雪兒的婚事。對於這份賞賜,漫修倒是不客氣的接受了下來。至此,街頭巷尾又多了個飯後茶餘議論的話題,一個綠鬢紅顏,一個出水芙蓉,天造地設的一對。而有關那比女子還清秀美貌的準新郎的傳說,也應聲而起。開始還說的比較貼近實際些,什麼被追殺流落至百花館,後逢奇遇,習得一身武藝,為父伸冤報仇。可是到了後來,“以訛傳訛”這個詞可絕對就派上了用場,什麼江湖大俠,劍挑什麼門派的,又有什麼琴藝高超,一曲豔驚四座,連不少王公大臣都對其傾心的……諸如此類。每當聽得這些,漫修往往都得在心中問自己一句,他們說的是自己知道的那個蘇漫修嗎?

好在,婚期將近,每日的忙碌似也不容漫修多想些什麼。隻是,漫修並不喜這些婚禮的俗事,隻要有借口,他一定會“忙裏偷閑”,寧可出去轉上一日,也不願去置辦那些無聊的事宜,接待那些假意的麵孔。本來成親就是兩個人的事情,願意的話請親朋好友來坐坐,一起熱鬧熱鬧也就罷了,還請什麼朝中大臣?雖然漫修也很清楚,此次他與雪兒的婚事,是由萬歲賜婚,還有和玉夫人的人脈,兵部侍郎杜大人,吏部官員葉子廉,以及升任四品護衛林雨清,新任六品護衛肖飛等在朝為官者的存在,那些朝中大臣來,也不是衝著他,反而,要是有心的人,說不定還想在婚禮上看他的難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