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頭低低的,沒人吭聲。
楊天奇目光一寒,視線定在一個人影上,寒聲道︰“吳愛卿,你是一等忠勇公,掌握兵權,又素來驍勇善戰,朕就將這件事交給你了,相信你不會讓朕失望的!退朝!”說完,轉身離開,沒有給吳石磊任何推拒的機會。
吳石磊啞巴吃黃連,隻能應下。
第二天,吳石磊點齊十萬大軍,出了京城。
楊天奇疑心病雖重,治國卻有一套。自從他登基,這十二年來減賦稅,輕徭役,鼓勵農商,百姓安居樂業。即使有賊匪,那也是小打小鬧,不成氣候,很輕鬆就被剿滅了。
所以,吳石磊領兵,一路向東。由東至南,再到西,抵達北地的時候僅用了一個月。這在天啟曆史上是從沒有過的速度,可以算得上是急行軍了。
吳石磊,就是那年皇宮大亂,第一個衝進宮門,又第一個衝進明泰殿的。楊天奇說話算話,一登基就兌現了承諾,將他封為一等忠勇公。天啟三分之一的兵馬在他手上,剩下的鍾毓掌握著一半,楊天奇自己掌握著一半,其餘的,就是零星的了。
皇宮。
楊天奇眯眼享受著葡萄的美味,眼睛沒睜,淡淡問了句︰“他走到哪裏了?”沒有指明是問誰,聲音隨意慵懶,就好像是夢囈了一句。身邊的小公公卻是一個激靈,恭敬的垂頭回答。“回皇上,按照吳將軍的速度,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到了北地,進了靖北侯的地盤。”
完了,小公公又剝了一顆葡萄捧至楊天奇嘴邊,楊天奇微張嘴吞下去,咀嚼幾下咽下去,舒服的呼出一口氣,喃喃自語︰“靖北侯?白正雄!”
白正雄祖上是前朝時封的靖北侯,世襲的鐵帽子侯,到了白正雄這一代已經是第六代了。世代居住在北疆,除非奉詔,否則半步不會踏入京城。
十二年前他登基的時候想過動他,後來考慮到白家的根基龐大,牽一發而動全身。擔心動了白家影響到朝局,再三思考過後,終究是覺得應該拉攏為上,沒有敢動白家,反而好好嘉獎了一番。
如今又過去十二年,白家恐怕更是動不了。要是放任白家坐大,又非他所願。進不了,退不得,白家就成了那鯁在他喉嚨裏的一根刺,如今……恐怕時機到了!
楊天奇咀嚼的動作一頓,隨即,猛地坐起來︰“王來水,擬旨!”
王來水,本名王有根,自小受過楊天奇的救命之恩,隨後進了宮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眼線。楊天奇登基,王有根功不可沒,楊天奇就將他提成了大內總管,收在身邊伺候。
王有根盡心服侍,楊天奇省心又省力。感念他伺候有功,楊天奇覺得王有根這名字是對他的諷刺,後來就賜名王來水。
王公公有一秒鍾的怔愣,旋即答了聲是,立馬在石桌上鋪開明黃的聖旨,磨墨。
楊天奇想了一會兒,提筆,一陣揮灑,最後蓋了玉璽,一道聖旨完成。
待墨跡晾幹,王來水卷起聖旨,封好,匆匆出了禦花園。
北地,靖北侯府。
“聖旨到!靖北侯接旨!”白正雄一家人正在笑鬧,突然,一道尖細的聲音從門口傳來,打斷了侯府的和諧。
白正雄一家人麵麵相覷一瞬,隨即連忙出了涼亭,急急向大門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