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囿於小情(2 / 2)

為師曾經與你說過,就是用心感悟,做到物我兩忘,那麼就能白晝飛升、騰雲駕霧、長生不老了。那女皇武則天對這一點十分信服,當她聽說零陵地方出了一個何仙姑,能夠不食人間煙火,自由往來於山嶽之巔,很感興趣,特地派人前往探視,並賜予何仙姑一襲朝霞服。何仙姑接受了朝霞服,興致勃勃地穿戴起來,周圍的百姓聞訊從四麵八方趕來觀瞻,隻見何仙姑身上霞光萬道,光彩奪目,好像神仙下凡;鄉親們見狀大驚,不由自主地齊齊跪倒在地,朝何仙姑頂禮膜拜。何仙姑心中頗感自得,然而她母親卻大感恐慌,心想:‘這樣的女兒,誰家還敢娶她呀!’

果然不出何母所料,何仙姑十八歲時,她母親急急地請媒人為她擇婿。雖然何仙姑出落得鮮花一樣漂亮,但因本事太大,竟沒有誰家敢娶。何母憂心忡忡,何仙姑自己卻若無其事,整天出沒於山野鄉村,忙著給人采藥治病,過得十分充實。

一天,何仙姑進入雲母山密林深處采藥,遇到兩位神奇的人,他們中有一個瘸腿的老漢,手拄鐵拐,身背碩大的酒葫蘆,衣著襤褸,形似乞丐;另一個著一身整潔的藍布衫,手持藥鋤,肩背藥筐,神態甚是俊逸……”

牧童聽到這裏,拍手道:“我知道這兩個人是誰!那瘸腿的鐵拐李散仙,我還見過呢!”

杏花老祖白眼道:“聽不聽?”

牧童嘻嘻一笑:“師父你繼續說!”

“這兩人在何仙姑前麵不遠的地方,一搭一唱,口中念念有詞,不一會兒,竟騰空而去,倏忽不見蹤影。這兩人乃是八仙中的鐵拐李和藍采和。何仙姑留意著他們的樣子,念叨著偷學的口訣,居然也能夠像他們一樣,淩風駕雲,飛越山穀。從此以後,她常常一人悄悄來到深山中修煉,身法愈來愈熟練,也飛得越來越遠。她利用這種功夫時常飛到遙遠的大山中,朝去暮回,帶回一些奇異的山果給家人品嚐,家人吃了覺得香甜可口、精神倍增,但終究不知是何種果實。

見她每日早出晚歸,何母心生疑慮,盤問她到何處去幹什麼了,何仙姑拗不過母親,就說每日往名山仙境與仙佛談論佛道去了。漸漸地,何仙姑通曉佛道的消息又傳開了。武則天聽說後,派使者前往零陵,備妥車馬,召請何仙姑前往東都洛陽論佛道。眾官員與何仙姑一同跋山涉水來到洛陽城外,在等船渡洛水時,眾人突然不見了何仙姑的蹤影,使臣大為恐慌,連忙命人四處尋找,卻沒找到一點蛛絲馬跡。眾人嚇得坐在洛河邊發呆,薄暮時分,何仙姑翩然淩空而降,不急不忙地告訴使者:‘我已前往禁宮見過了天後,你們可以回朝複命了’。

使臣將信將疑地回到洛陽宮中,一打聽,果然何仙姑當天來拜見過武後,並和她在宮中作了半日長談,使臣們為之驚訝不已。

武則天為了酬謝何仙姑的一番美意,特下令零陵地方官吏在零陵城南的鳳凰台,建造了一座雄偉的會仙館,作為何仙姑講道弘法之處。何仙姑在講道之餘,常坐在館前的石階上,剝食一種圓形的仙果,並隨手將果核四下拋去。後來,會仙館的四周長出一株株荔枝樹,這些樹上結出的荔枝竟都是翠綠的青皮荔枝,人們稱為‘鳳凰台上,荔枝掛綠’。

何仙姑白日飛升,得道成仙,從而成為八仙中唯一的紅粉,形成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局麵。成仙後的何仙姑念念不忘人間的疾苦,經常在南方一帶行雲布雨,消除疫災,解救苦難。凡是善良人需要她幫助,隻需默默向天空祈禱,她就能像“及時雨”一樣趕到,給予人們以神奇的力量。

唐玄宗天寶九年,距離何仙姑成仙已經三十多年了。一天,大雨過後,碧空如洗,零陵地方的人們都看到一朵五彩祥雲悠然飄過,何仙姑身著朝霞服站立雲端,正當人們跪地膜拜之際,一束黃綾由空中飄落到鳳凰台上,上麵寫著這樣的詩句:雲母溪畔勝天台,千樹萬樹桃花開;玉簫吹過黃龍洞,勿引長度跨鶴來。寄語張家與李家,休將塵事鬧閑情;蓬萊弱水今清淺,滿地花蔭護月明。已趁神仙入紫薇,水鄉回首尚遲遲;千年留取井邊履,說與草堂仙子知。”

杏花老祖微微一笑,不再繼續言語,牧童也沒有再問。

良久之後,老祖忽然仙口輕啟,對那仙山的方向說道:“不囿於小情,方可得大道。”

青禾站在山巔,衣袂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