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會計職業道德監督(1 / 3)

第一節會計職業道德監督概述

一、會計職業道德監督結果的處理

根據《會計法》和相關法規製度的規定,對《會計法》查情況的結果,應當按照規定進行處理。這是執法檢查必然要求,也是執法檢查的目的之一,以起到法律的威懾力和不犯性。一般有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封了刑事處罰,一般是由司法部門做出,其行為一般構成犯罪。對於行政處罰,一般由財政部門做出,其行為沒有構成犯罪,已違反會計法律、法規和製度,應予以行政製裁。通常情魏下,對執法檢查中發現了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

其目的主要是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是促使其履行法定義務,同時教育公民、是行為罰,如吊銷許可證、責令停產停業等;四是人身自由,如行政拘留等。根據《奎汁法》的規定,財政部門對違法會計行為可以給予警告(包括通報、限期改正)、罰款和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等三種行政處罰。

由於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與違法行為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而言,會計人員發生違法行為,必然也就違反了會計職業道德,對其的處理不僅要從法律、法規的角度做出行政處罰,而且還應從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角度,對其做出相應的處理,如向社會公告其違法行為,禁止從事會計職業等等。因此,在《會計法》執法檢查中,對於違法的會計人員,應對其違法行為做出詳細記錄,記人會計人員信息係統,從會計職業道德紀律方麵給予相應的處罰的同時,使其違法行為記錄在檔,以便將來使用單位更為詳細、全麵了解其會計職業道德情況。

二、會計從業資格下的會計職業道德監督

會計從業資格檢查是上述《會計法》執法檢查中的一項內容,由於其與會計從業人員密切相關、與會計職業道德緊密相聯,而將其單獨列出進行更為詳細的介紹。

(一)會計職業道德監督的內容

會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具備相當素質的人來擔任。為此,為保證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促進會計水平和質量的提高,新修訂的《會計法》明確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執業資格證書外,還應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曆”。對會計從業資格的檢查,除監督檢查上述《會計法》執法檢查的相關內容外,還應重點監督檢查會計人員的政治素質、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等方麵的職業道德情況。

1.政治素質。由於會計工作是一項特殊的職業,其工作既反映了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也反映著社會經濟活動,會計工作反映著整個社會的經濟現象和經濟活動中的種種問題。對於會計人員來講,良好的政治素質尤其重要。會計人員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可以激發其做好本職工作的獻身精神,可以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及職工個人之間的關係。單位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對會計人員進行政治素質,把握好以下幾個方砸:

(1)會計人員是否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強烈的愛國心,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和人民,具有為社會主義建獻身的精神。

(2)會計人員是否具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和組織紀律觀念。嚴格執行《會計法》及相關的財經法律、法規、會計怒聾,作風是否嚴謹。

(3)是否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使命感,對工作兢兢業業,是否誠實守信,是否說真話、傲真事,是否認真自己的職責;

(4)是否能嚴格要求自己,在錢財預前做到公正。黎秀抵擋住錢色的引誘,一心為公。

2.專業技能。會計是一個龐大的學科體係,也是一個非專業化的職業。會計人員如果不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的業務能力,則無法勝任會計工作。

專業技能是會計工作必備的基本條件,也是會計職業道德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1)會計人員履行其職責的專業基礎知識是否紮實,會計理論基礎、財務管瑗知識、業務管理知識、企業管理翻識、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知識等;

(2)會計人員處理日常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性強,主要包括會計製度的適用性設計能力、組織日常會計核算能力、資金籌集運用與分析能力、設計內部會計控製製度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等;

(3)會計人員對新知識的接受與研究能力,主要包括經濟發展和會計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的研究能力、新會計製度知識的接受與運用能力等。

3.實踐經驗。會計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尤其是隨著經濟發展和會計改革的深入,我國會計製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由過去教你如何做改為你依據會計原則和經濟事項如何做的局麵。因此,會計人員僅有書本知識並不能完全勝任工作,在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須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監督檢查會計人員的實踐經驗,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

(1)會計人員是否具備根據國家統一的會計製度的規定,並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業務實際,設計並實施較為適用的單位會計製度和其他內部會計管理製度;

(2)會計人員能否根據各種利益矛盾的特點和法律製度規定,正確處理好國家與單位及單位職業或利益之間的關係;

(3)會計人員是否能夠根據單位經營目標和財力情況,合理籌集、運用、分配資金,實現資金效益最大化。

(二)會計職業道德監督的方式

一般講,會計從業資格檢查方式下的會計職業道德監督,一般與會計從業資格的檢查同時進行,其方式相同,即既可以采取與《會計法》執法檢查相結合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專項檢查的方式。與《會計法》執法檢查相結合的方式,一般是將會計從業資格方麵的檢查納入《會計法》執法檢查的範圍進行。由於《會計法》執法檢查的間隔時間較長,檢查內容較多,會計從業資格檢查在其中不可能很細致,結果會影響其檢查質量。

因此,對會計從業資格的檢查通常采用專項檢查的方式。根據財政部發布的《會計從業資格贛璦暫行抒法》的規定.會計從業資格年檢實行定期年檢製度,會計資格年檢原則上每兩年進行一次,年檢的主要內容包括:已往記的持證人員遵守財經紀律、法規和會計職業紀律情況,依法會計職責情況,完成規定的會計繼續教育內容和學時情況,學曆、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或者職稱變更情況,會計從業資格登記注冊情況等。

(三)會計職業道德監督結果的處理

通過會計從業資格檢查監督會計職業道德情況,建好的會計人員管理方式,也是促進會計人員提高、道德水平的措施之一。會計人員如果沒有遵守規定,會計職業道德的規範,沒有達到會計人員應有的遵守法規、提高技能、豐富經驗的職業道德,也就無法通過資格年檢,也就不能從事會計工作。對沒有達到會計從業資格年檢標準的行為,將接以規定處理。

1.持證人員未參加或者來通過會計從業資格管理部門每摻的。其持有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自證書載明的有效期限自行失效,並自失效之日起兩年內(含兩年)不得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2.持證人員利用假學曆等手段騙取會計從業資格證。由會計從業資格管理部門吊銷其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兩年內(含兩年)不得重新申請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3.持證人員有違反《會計法》規定出會跨從業資格管理部門吊銷其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自失效之日越囊年內(含兩年)不得重新申請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自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之日起五年內(含五年)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構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重新申請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三、單位內部檢查方式下的會計職業道德監督

單位內部對會計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是會計監督的重要內容之一。會計人員是單位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其地位與其他職工一樣,都是單位職工的一員。因此,各單位在對會計工作進行內部監督檢查時,也應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情況進行必要的監督檢查。這也是單位加強對會計人員管理、有效評價會計人員工作質量和為人素質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麵。

(一)會計職業道德監督的內容

單位內部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監督,一般除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行政規章製度對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內容外,還應從單位內部職工管理的角度、從會計人員崗位分工的角度等方麵,監督檢查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行為。

1.遵紀守法。遵紀守法是會計人員的重要職業道德。會計人員雖然與其他職工同屬於單位的工作人員,但除工作內容不同於其他職工外,其工作的性質較為特殊,即其在工作中必須遵守許多國家有關會計、財務、經濟方麵的政策、製度,並要嚴格按國家的規定執行,否則,不僅自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單位或單位負責人也要程度不同地承擔相應的職責。因此,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是否遵紀守法,關係著單位的利益,關係著全體職工的利益,也關係著地區、國家的利益。各單位必須對會計人員的遵紀守法的職業道德情況進行的效的監督,防止會計人員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