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銀行會計概述(一)(1 / 1)

1.什麼是會計新概念?

會計的概念是人們對會計學和會計工作的一種本質認識,也可以說是對發展中的經濟活動和會計工作的觀念總結。

會計是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觀察、計算、記錄、分類、彙總、分析、確認和總結等一係列專門方法,對作為會計主體的資金、資金運動的過程和結果以及所體現的經濟關係,進行連續、係統、全麵、綜合的核算和監督,為經濟管理提供各種經濟信息,並通過收集、記錄、檢查、分析、比較、考核、報告、評價和預測等獨特的技術處理方法,對當前的經濟活動過程進行控製,參與對未來的經濟活動的預測和決策。它本身不僅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現代企業製度的基礎,是人們為管理經濟而從事的管理活動。

現代會計的目的和意義在於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它既是提供經濟信息的信息係統,同時,它本身又直接履行管理的職能,是經濟活動過程的一項管理活動。它對經濟活動的綜合信息進行係統管理。這種管理在時間上,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全過程的管理;在空間上,已不局限於過去的企業經濟活動,而擴大為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核算和監督;在內容上,已不滿足於傳統的單純記賬、算賬領域,而擴展為包括經濟活動內部與相關外部的各個方麵。

由上可見,“會計”一詞既是個名詞,又是個動詞。凡屬於經濟核算的工作及人和事,均屬於會計的新概念範疇。會計的概念,不單純是方法和工具,應看成是一種社會活動和一項管理工作,或者是一種社會關係和經濟信息係統。因此,會計的本質既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活動,又是一項專門提供經濟信息的信息係統。會計方法的變革和會計電子化的發展,是會計改革的一種要求和體現。

會計在微觀經濟中,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宏觀經濟中,是國民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看來,會計的新概念,已超越了記賬、算賬、報賬和用賬等一般傳統概念的時空局限。傳統的會計模式,要改革成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模式。

2.什麼是會計職能?

會計職能是會計本質的具體體現,是指會計應發揮的作用,以及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所具有的功能。會計的管理工作是通過會計職能來實現的。會計的職能必須是會計本身所具有的,同時,又必須得到社會的尊重尤其是會計法則和會計製度的肯定。馬克思曾把會計的職能高度抽象地概括為對生產“過程的控製和觀念總結”。根據我國的《會計法》規定,會計的基本職能有兩個:一是會計核算;二是會計監督。

3.什麼是會計核算職能?

會計的核算職能,亦稱會計的反映職能。它是借助貨幣形式,運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從數量方麵如實地記錄、反映已經發生或已經完成的經濟業務情況及其結果,把各項數據變為人們可理解和利用的經濟信息。

會計核算貫穿於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從會計工作的現狀看,會計的事後核算是會計最基礎又最大量的工作。記賬、算賬、報賬是會計執行事後核算職能的主要形式,它把個別的、大量的經濟業務,通過記錄、分類、計算、彙總和確認,轉化為一係列經濟信息,使其正確地、綜合地反映企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及其結果,為經營管理提供數據資料。如果會計不執行事後核算的職能,不論是資金、成本,還是收人、利潤,人們都不可能從數量上加以確定,也就不可能掌握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會計核算不僅僅是對經濟活動進行事後反映,為了在經營管理上加強計劃性和預見性,會計利用其信息反饋,還要對經濟活動進行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進行預測,參與計劃和決策;而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通過核算和監督相結合的方法,對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控製,使營運過程按計劃或預期的目標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