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改革與發展綱要
(1995年12月15日財政部發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會計事業在改革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企業會計核算製度進行了重大改革,會計法製進一步完善、健全,注冊會計師事業蓬勃發展,會計隊伍日益壯大,會計理論研究活躍、深入,會計界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廣泛展開。
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堅持改革開放的結果,是我國會計事業進一步改革與發展的基礎。但是,長期計劃經濟體製形成的會計模式的痕跡尚未完全消除,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會計事業的發展和整體水平的提高。深化會計改革,推進會計事業的全麵發展,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是新時期會計麵臨的基本任務。為了指導“九五”計劃期間乃至下個世紀初會計的改革與發展,特製定本綱要。
一、新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1.根據黨的十四大、十四屆三中全會和五中全會確立的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總體目標和行動綱領,到本世紀末,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的總目標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會計模式的基本框架。其基本點是:第一,初步建立以間接管理為主,法律、經濟、行政手段並用,有利於改善和加強宏觀調控,同時可以充分發揮地方、部門、基層單位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會計管理體製;第二,初步建立標準科學規範、內容客觀真實、反映迅速及時,滿足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運行需要的會計信息管理體係;第三,初步建立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以強化經濟管理為中心,有利於完善經營機製的基層單位會計管理體係;第四,初步建立以注冊會計師為主體的社會審計監督和會計谘詢、服務體係;第五,初步建立會計人才的評價、選拔和培養體係。
在實現以上目標的基礎上,再經過l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比較成熟和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會計模式,實現會計的現代化、法製化。
2.我國會計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應當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斷提高會計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服務水平;堅持強化會計管理職能、促進雙增雙節、提高經濟效益的指導思想;正確處理會計改革與會計發展的關係,做到以改革促進發展,在發展中堅持和深化改革,實現改革與發展的有機結合和統一;堅持會計的科學性和獨立性,注意會計改革本身各項措施的配套,保持會計工作的正常秩序;認真總結建國以來以及現實工作中的基本經驗,堅持和發展有利於強化會計核算和監督,有利於吸引廣大職工群眾參與核算和管理的部分,同時注意借鑒國際上科學先進的會計理論和方法,結合國情,為我所用。
二、深化會計管理體製改革
3.進一步改革會計管理體製。根據《會計法》關於。國務院財政部門管理全國的會計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財政部門管理本地區的會計工作”的規定,財政部門對全社會的會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結合政府部門機構改革和轉變職能的要求,調整中央、地方、部門之閥以及各級管理機關與基層單位之間在會計管理方麵的權責關係,調動和發揮地方、部門管理會計工作的積極性。要加強各級會計管理隊伍建設,健全機構,充實人員,提高素質,完成會計管理的各項任務。
4.轉變管理會計工作的職能。財政部門應當根據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的要求和會計工作的狀況,製定切實可行的、階段性或地區性的會計工作發展目標。通過法規約束、政策引導、信息服務、組織協調、監督檢查等措施,促進會計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應當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搞好與業務主管郝門的協調配合,並且不斷改進管理會計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5.探索會計的職業管理製度。應當從轉變政府職能和會計工作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研究會計職業自律性組織進行自我管理和服務的新機製。會計職業的自律性組織是依照法律和緩織章程設立的社會團體,出政府部門授權對其成員進行業務管理和提供相關服務,接受政府郝翱的監督和指導。
6.實現會計管理法製化。要根據會計改革與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加強會計法規的建設和管理,保證會計互作有法可依。要有計劃、分層次地開展會計法規的宣傳教育,使與會計工作相關的人員知法、執法。要研究建立會計法規的執法體係,維護會計法規的嚴肅性。要定期組織會計執法檢查,嚴肅查處會計工作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行為。
三、建立健金會計信愨管理體係
7.健全會計信息質量監督體係。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統一會計製度的規定,組織會計核算並及時準確地填報會計報表。各單位的行政領導入必須對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負法律責任。各級財政、魅務部門和其他有關管理部門,要對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的合法、真實、準確、完整,依法實施監督。企業和有關事業單位提供給政府部門和投資人、債權人的會計報表要逐步實施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製度。
8.實施企業會計準則,實現財務會計信息的規範他。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企業會計核算的要求,由財政部統一組織製定適合中國國情、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具有法規約束力的企業會計準剃。“九五”前期基本完成包括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在內的企業會計準則體係的建設工作。企業會計準則要與相關法律相銜接,使之成為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基本規範。為了與企業改革的進程相適應,保證會計工作的正常秩序,對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采取分批分步到位的辦法。要加強對企業會計準則的宣傳培訓和實施情況的調查研究,保證企業會計準則的順利實施。
9.穩步推進預算會計核算製度改革,規範預算會計信息標準。從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和國家宏觀調控,促進預算單位改善內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果的要求出發,對預算會計體係中各級人民政府財政會計、行政單位會計、事業單位會計,由財政部分別製定全國統一的會計製度。為了適應不同類型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要求,要抓緊製定事業單位會計準則。
10.建立會計信息中心,有效利用會計信息資源。要改革會計報表信息口徑不一、管理分散的做法,按照“數出一門,信息共享”的目標,建立統一搜集和利用以會計報表信息為基礎的會計信息中心,滿足國家宏觀調控和社會公眾對會計信息的需要。財政部負責全國統一會計報表格式的設計和管理,其他部門不得擅自要求基層單位填報全國統一會計報表以外的其他會計報表。一切實行獨立核算的單位,都要按全國統一會計報表的格式和填報要求,按規定向財政部門和有關單位報送會計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