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塵封往事(1 / 2)

曲小萍聽劉偉這麼說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劉銘怎麼會是自己的哥哥哪?可劉偉也沒有撒謊的理由呀!此時的曲小萍腦子裏一片空白,不想知道過去的是與非隻是想一個人靜一靜,她掙脫劉銘的手走出了病房。劉銘此時也呆若木雞更不知道該怎麼麵對曲小萍便任由她離開,但對於自己的身世劉銘是一定要搞清楚的。在劉銘的追問下劉偉他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好一會才緩緩道出了三十年前的辛酸往事。那是一個動蕩而黑暗的年代,因為一個人的欲望而毀了一代人的青春,以及他們的人生。劉銘和曲哲還有劉銘的生母張施君都是一個機關大院裏的,有人說大院裏長大的孩子狂,但誰人年少不輕狂。隻是當時的他們接觸的東西更多,更容易表現自己而以。相對於現在的紈絝,他們已經是很純真的了。至少沒有在鬧市飆車創死了人也無所謂,還叫囂這自己的爹媽是某某某的地步。然而時代無法容忍他們的單純,愛情在扭曲的權勢麵前是那麼的脆弱。特殊時期時期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中去,屏棄傳統教學,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那時所有適齡青年不管你有何背景除了當兵以外,基本上都屬於征召範圍。據統計由於各種原因滯留農村邊疆的知青約有數十萬人,還有更多的人回來了,但他們卻留下了一生的遺憾。曲哲和劉偉是幸運的,他們回到了城裏並且以上輩的關係有了一個好前程。劉銘的母親是不幸的,在剛回來不久便在生劉銘時難產死了,劉銘也是被劉偉獨自帶大。而現在劉銘迫切想要知道的是,他是母親張施君到底是怎麼死的?他的父親是誰?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那時的張施君在當年的大院裏可是出了名的美女,甚至劉偉和曲哲兩家的老人爭著和張家定兒女親家。雖然張施君見了誰都很和氣,笑著說話但大家都知道真正和她關係好的也隻有劉偉和曲哲了。至於她到底對誰傾心也隻有她自己知道,而明顯的是劉偉和曲哲都很喜歡她。曲哲性格外向而且多才多藝,也是他最先向張施君發動了攻勢,不過那個時代可沒有那麼露骨的情歌或情詩什麼的。況且當時他們都還很小也沒有真正的表白過,送一盒半黑半白的美國巧克力,就已經覺得很浪漫了。之後特殊時期來臨了,還沒有當夠革命小將的他們,因為自己父母的關係成了走資派的狗崽子。不但被造反派迫害體罰,張施君還差點被造反派的頭子劉斌**。最讓劉銘想不到的是,一向溫文爾雅的劉偉為了救張施君,竟然一個人拿著一把三棱刺衝到了造反派的總部,將正在張施君身上施暴的劉斌刺了個對穿。在那個年代武鬥的時候死個十幾二十人都是很常見的,革委會主席之前受過劉偉父親的恩惠,所以將這件事壓了下去。為了保護這些大院子女,便響應主席的命令將他們送到了東北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經過這次英雄救美所有人都以為張施君會和劉偉在一起,即使不會以身相許也是郎情妾意。但事實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張施君不但不喜歡劉偉還刻意疏遠他,在前往東北農村的火車上他們都沒有說過一句話。下鄉知青的日子雖然痛苦卻不乏樂趣,年輕人總是會被新鮮事物所吸引,神秘的東北農村也沒有看上去的樸實。當然這些並不是劉銘在在意的,他催促劉偉快點說下去,劉偉從過去的沉思裏醒來,繼續對劉銘講述後來事。日子一天天過去張施君和劉偉好像形同陌路,但和曲哲卻打得火熱。也許是考慮到劉偉的感受,曲哲對張施君若即若離,反而漸漸地對劉偉關懷備至。終於一個老人生命的終結,預示著一個悲慘時代的結束,同時也將這些孩子從苦難的生活中解救出來。無數的下鄉知青以比離開時更大的熱情,帶著滿心的傷痕回到曾經的家園。劉偉他們當然也在此列,不管當年的豪言狀語說的如何感人,宣誓永遠留在農村的保證書如何忠誠。都減慢不了他們回家的步伐,但臨近回城的時候卻出現了意外,劉偉和曲哲都沒有問題,可張施君的戶口竟然莫名其妙的轉到了他們插隊的農村。那時張施君的父親已經在特殊時期的衝擊中死去,而同樣貌美的母親卻徹底的瘋了,至於原因不言而喻。畢竟不是每個美女身邊都有一個護花使者,願意為了一個女人就拿著三棱刺和人拚命的,更何況是為了一個寡婦了。回不了城讓張施君急的痛哭,劉偉和曲哲也是心急如焚想盡辦法找關係,可惜那時候特殊時期剛剛結束,很多人都還沒有評反,人人自危想幫也幫不了。就在所有人都一籌莫展的時候,問題竟然解決了生產隊隊長劉大爺開出了證明,並且拖他在鄉裏的親戚幫忙,終於讓張施君可以回家了。終於能回家的張施君此時卻是一臉的冷漠,連感謝的話都沒有說拿著簡單的行禮就上車離開了。這讓眾人都覺得張施君翻臉不認人,回城後就看不起這些窮鄉親了。就連同行的劉偉都有些不好意思,連忙向趕來送他們的劉大爺和一眾鄉親感謝道別。隻有曲哲若有所思的看來看眾人,什麼也沒有說默默地上了車坐在張施君的身邊。回城後不久曲哲的父親最先官複原職,並且調往異地任職。曲哲也和自己的離開了自己長大的政府大院。劉偉以為張施君會和曲哲一起離開,沒想到張施君卻留了下來。她在自己父親老戰友的幫助下,在市政府裏找到了一個工作,並且和曾經的朋友保持著若有似無的關係。一切都漸漸平靜下來,劉偉似乎又有了追求張施君的機會,可惜好景不長幾個月後張施君漸漸隆起的肚子打破了生活的平靜。未婚先孕在那個年代可是能壓死人的大罪,張施君也為此差點丟了工作。一直關心張施君的劉偉並沒有因此放棄她,反而想盡辦法聯係曲哲,希望他可以負責任娶了張施君。因為在劉偉看來心高氣傲的張施君,如果懷孕孩子一定是曲哲的,別人不可能是這個孩子的父親。但接到消息的曲哲卻回信說這個孩子不是他的,曲哲還要求劉偉不要在癡迷於張施君,但還是彙過來一筆錢當成對老朋友的一點幫助。憤怒的劉偉以為曲哲移情別戀不想負責任,花點錢就想了事。對於曲哲的態度張施君表現的到頗為平靜,她既沒有阻止劉偉去找曲哲,也不對曲哲的不負責任感到憤怒,反而對曲哲彙過來的那筆錢很是感激。幾個月後張施君生劉銘的時候大出血死在了產床上,劉偉痛苦萬分將劉銘收為養子,將其養大成人。張施君死後劉偉和曲哲在也沒有聯係過,隻是偶爾聽到當年的發小提起對方。劉偉聽說曲哲後來結了婚還有一個女兒,但沒有想到這個女兒就是曲小萍,還差點成了自己的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