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創新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機製,積極探索節地型城市建設模式和產業發展模式。以長沙市的做法為例。在“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過程中,長沙市先行先試,破解用地“瓶頸”,多次受到國土資源部肯定。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長沙市已初步形成4種節約集約用地的新模式:以鹹嘉新村和蓮湖村為代表的農民高層公寓式安置節地模式;以新河三角洲、黎托武廣新城為代表的城市建設節地模式。以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隆平高科技園為代表的建設高層廠房、標準廠房的節地模式;以大河西先導區蓮花鎮和長沙縣北山鎮等為代表的新農村建設節地模式。其中黎托片區是2007年7月經國土資源部批準立項的節約集約用地試點區。
黎托武廣新城規劃區位於雨花區黎托鄉,長沙市主城區的東部,規劃總麵積為15、22平方公裏,規劃區內現狀地形呈四麵高、中間低的場地形態。武廣黎托片區節約集約用地試點項目專項規劃於2010年完成審批。專項規劃經過反複修改和論證,參考了國內外經驗,采用多種技術手段,提出了以“立體組合、半地下空間、人車分流、農民集中高層安置”為核心的六種節約集約用地模式。未來的黎托片將主要通過六大方式展開建設。
●武廣客運站站場規劃摒棄傳統平麵布局的方式,采用立體化混合布局模式,通過空間的利用布置多個不同的交通功能層,實現垂直換乘的目標。
●瀏陽河沿線地塊將利用河堤堤頂與現狀地坪之間的自然高差,形成半地下空間,用於停車場和商業開發。
●新花侯路西部地塊將利用京珠高速東側現狀地坪標高(約39米)與中部規劃道路標高(約36、0米)之間的高差形成半地下空間,用於商業和停車場的開發。
●農民安置用地則改變傳統的一戶一棟的粗放式安置模式,規劃建設17層以上的高層住宅小區用於農民安置。
●中小學用地將巧妙地利用現狀地坪和規劃道路的自然高差,規劃操場其下部空間商業開發。
●市政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也在節約集約用地之列。
以黎托武廣新城為代表的人車分流、整合地上地下立體空間資源的城市建設節地模式優化了土地利用空間結構,增加了10%的綠地率,解決了交通堵塞和辦公、生活便捷等問題,從而營造了高質量的人地和諧的新城環境,經測算節約建設用地15、76平方公裏,增加19萬居住人口,共節約造價92、77億元。該試點較好地解決人地矛盾的突出問題,對促進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具有積極作用,為全國探索節地型城市發展模式作出了示範。
案例四長沙遠大建築節能改造項目
2006年以來,湖南省建設廳針對建築節能,先後出台了《關於湖南省實施建築節能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快湖南省建築節能工作的若幹規定》等規範性文件,編製了《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和《湖南省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製定了符合省情的地方技術標準、規範和規程。
2007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湖南省“十一五”節能規劃的通知》,明確要求新建建築嚴格執行節能50%的標準。要求采用節能建材、節能設施,建設低能耗、超低能耗及綠色建築……發展節能門窗、牆體保溫隔熱、建築物遮陽等符合建築節能要求和國家標準的新型建材、建築技術,建設一批節能建材產業化基地。政策實施一年以後,2008年湖南省新建民用節能建築1500萬平方米,全省節能建築總麵積達到3238、5萬平方米,累計形成了年節約93萬噸標煤的節能能力。
2009年4月湖南省建設廳印發了《湖南省建設廳2009年建築節能與科技及標準工作要點的通知》,隨後製定《湖南省建築節能示範工程管理辦法》、《湖南省建築節能與科技公文及技術資料管理辦法》、《湖南省民用建築能效測評標識管理辦法》、《湖南省民用建築能效測評機構管理辦法》、《湖南省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建築節能考核評價體係。出台《湖南省建築節能目標責任考核辦法》,明確相關工作責任和考核指標,並對各地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對在建築節能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2009年11月27日,湖南省人大審議通過《湖南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於2010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中的設立專項資金鼓勵節能、製定強製性地方標準、房屋銷售須公布節能信息等具體內容有力地推進了民用建築節能工作。
正是在上述政策法規的指引下,湖南省建築節能取得了明顯成效。2010年2月8號,遠大空調有限公司的“遠大城既有居住建築節能綜合改造項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授予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既有建築綜合改造技術集成示範工程稱號。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在全國選擇樹立了15個“示範工程”,長沙遠大城示範工程項目是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在中南、華南地區樹立的第一個“示範工程”。
為了帶動中國及世界建築節能行動,遠大空調有限公司成立遠大建築節能研究院,從2008年10月起陸續對其公司總部所在的長沙遠大城28幢辦公樓、酒店等建築進行節能改造,重點是建築隔熱,其節能效果很明顯,空調負荷減少了80%以上。以遠大城一幢麵積為3578平方米、建造於1994年的公寓樓為例,2009年2月至4月完成了節能改造。整幢大樓原來的外牆為粘土磚、外貼陶瓷麵磚,改造時使用15厘米厚的聚苯板進行外牆厚保溫,同時在每一扇窗戶外安置固定的遮陽板,原來的單玻鋁合金窗也替換成三層玻璃的塑框窗。更重要的是,原來完全靠開窗實現通風換氣的方式,也由3台熱回收新風機替換,利用室內排出的髒空氣,給室外引入的新風升溫或降溫,新風量經過靜電除塵,達到每小時7500立方米。根據遠大建築節能研究院的數據,外牆厚保溫的年總節能折合油14、1噸,根據施工費用和材料費用折算,投資回報期為10、7年;三玻塑框窗年總節能折合油20噸,相應的施工安裝及材料費用投資回報期為1、9年;窗外遮陽年總節能折合油7、3噸,相應的投資回報期為0、33年;熱回收新風機年總節能折合油21、9噸,由遠大空調提供的熱回收新風機及風管,投資回報期3、3年。因此,這幢既有建築改造後實現采暖節能95%,製冷節能64%,總節能82%,年節能折合油63、3噸,減排二氧化碳220噸,相當於種12022棵樹,年省錢31、7萬元,投資回報期4、2年。
建築專家認為,遠大城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項目,是國內首個運用簡單易行的節能技術實現了低成本、高節能、高舒適的示範工程,對於我國低碳建築的推廣和研發具有深遠的意義。
案例五湘潭“綠色信貸”領跑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