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子弟江湖老 第一章 十載故鄉成煉獄(1 / 3)

重光再次踏上三河鎮的土地,已經是十二年後。這裏的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也不是他記憶中的故鄉。

天邊烏雲密布,透著一股山雨欲來的陰沉。重光漫步在往日熟悉的街市上,看著眼前陌生的一切,腦海中回想起記憶裏熟悉的故鄉。他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憂傷,明亮的眼眸裏,那一雙重瞳顯得特別深邃。

朱雀大街上的貨棧還在,隻是裝修得遠比過去精致豪華,大門上方高掛的蕭記牌匾,也已經換成了名貴的金絲楠木,處處透著店主家的富貴堂皇。

大街上的人流並不是很多,偶爾有幾位客人進出,也是行色匆匆,神情淒惶。

“看來這鬼鬧得很厲害啊。”他撇撇嘴,大踏步走進貨棧的大廳。

看到有客人上門,貨棧的夥計趕緊上前招呼,雖然重光的穿著打扮不像個上門做生意的客商,但夥計做慣了這一行,自然不會輕易怠慢客人。

“叫你們老板出來,就說昆侖派來人捉鬼了。”不想在無謂的關節上浪費時間,重光開門見山,說明來意。

夥計聞言喜形於色,一溜小跑就去後院請老板,看來素日被鬼嚇得不輕。

貨棧的老板就是三河鎮的鎮長蕭伯庸,幾個月前他派人到昆侖山求救,言及三河鎮鬧鬼的事情,執掌天樞閣的龍淵真人分派任務下來,幾番周折之下就落到了重光的頭上。

“你就是昆侖山派來捉鬼的道長?”蕭伯庸是個馬臉矮胖的小老頭,五十來歲,花白頭發,臉上總是一副笑眯眯的神情,顯得很是和藹,眼中精光偶爾一現,透著幾分精明老練。

眼前的少年道士實在是過於稚嫩了,遠不是他心目中鶴發童顏仙風道骨的形象,也難怪這位鎮長心中直犯嘀咕,隻是這話實在不好當麵說出來。

“在下重光,是昆侖山玉虛峰赤山真人的弟子,奉師門傳召,下山捉鬼。這是我師門行走令符。”重光取出一塊墨綠色的玉佩,在鎮長麵前晃了晃,這是昆侖弟子行走世間的信物,象征著他們昆侖傳人的身份。

“果然是昆侖高徒,失敬失敬,老夫蕭伯庸,忝居三河鎮的鎮長多年,這次鬼禍實在慘烈,令得鎮上人心惶惶,老夫請了許多法師,都束手無策,隻好派人送信到貴派求救。”其實昆侖幾個月沒派人來,鎮長心底裏已經不抱希望,畢竟三河鎮隻是一個偏僻小鎮,入不了昆侖這種名門大派的法眼。

鎮長還是有幾分眼力見識的,確認了重光手上的信物,自然不敢怠慢,當下就命人整治酒席,要為重光接風,卻被重光伸手攔下。

“蕭鎮長不必客氣了,剛才我來的時候,也看到了大街上的蕭條景象,想必這幾個月那惡鬼鬧得愈發凶狠了。還是請鎮長為在下解說這鬧鬼的具體情形,我也好設法除去這禍害。”

蕭伯庸又客套了幾句,見重光確實不似作偽,也就不再勉強,賓主落座看茶,稍事休息,他就開始解說這鬧鬼的來龍去脈。

“我們三河鎮地處偏僻,民風淳樸,幾百年來靠著山林與河鮮的出產,過著男耕女織,安居樂業的日子,算得上是這臥龍山下的一方桃源淨土。直到這些惡鬼出現,把我們這世外桃源攪得雞犬不寧。”

“事情的開端,是在去年的清明節,老夫至今還記得,那一天,天上下著綿綿細雨,當時老夫還想著,春雨貴如油,這是豐收的好兆頭。”

“這天上午,北街的張屠夫帶著妻兒去臥龍山裏掃墓,他們張家的祖墳在青虯嶺一帶,來回要走上大半天的山路。往常一家都是傍晚才能回來,可是這一回,不到中午,張屠夫就一個人跑回了鎮子,在街上大喊有鬼,街坊鄰居都跑出來看時,卻見他滿身是血,已經暈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