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金鑾殿上,朝臣們就立後一事發生了爭執。
“皇上,我琅琊不可無國母。皇後離世應早立皇後。”禮部尚書說。
一旁的鎮國公向禮部尚書投去了讚許的眼光,而另一邊的輔國公臉色則陰沉的可怕。
葉溱煵看著這一句話引起的敵對場麵,問道:“李尚書覺得如何?”
下方被點到名的李尚書冷汗直冒。輔國公府是皇後母家,文臣中四成都出自輔國公府,號稱“夏半朝”,而鎮國公府是杜貴妃的母家,掌有琅琊三成兵力。如今皇後剛剛仙逝,若是談立後之事定要惹怒輔國公府,但後宮中最有資格封後的妃子便是杜貴妃,若是不支持立後鎮國公也定不會善罷甘休。李尚書臉色煞白,想他辛勞一生,好不容易爬到吏部尚書的位置,新帝繼位時的奪嫡之戰沒有被波及到,沒想到皇上繼位後第二次立後被波及到了。
“皇上,國不能無國母,亦不能無儲君,國母當立,儲君亦當立。”李尚書的心都被揪起來了,後位除了杜貴妃外無人可繼,而皇上唯一的嫡子二皇子又為皇後所出,同時提立後和立儲之事,這樣應該兩大國公府都不會得罪。
“哦?”葉溱煵一挑眉。李尚書深深地將頭埋下,不敢直視他。
“這李尚書也算是個有腦子的,居然想到這麼個回答。”葉溱煵在心中暗道,“是否立後不好回答,他就提出了‘立儲’這個更大的問題來,皇後出自鎮國公府,皇儲是輔國公府的外孫,他倒是誰也不得罪。”
“皇上,李尚書此言大善。”輔國公立馬站出來支持。輔國公府嫡係已經沒有可以入宮的適齡女子,讓旁支女子入宮又怕她們心不向著輔國公府,不如抓住皇儲的位置。皇後才剛剛離世,就是為了安撫輔國公府,皇儲也隻會立二皇子。而二皇子年幼,易於教養,琅琊古俗中奶娘和養娘都由孩子的母族準備,給二皇子找一個信得過的養娘,從小教導,不怕他長大後不護著輔國公府。
鎮國公轉念一想,二皇子年幼,在宮中能否長大都難說,到那時杜貴妃已經是皇後,大皇子就是嫡長子,那時儲位還會回到鎮國公府的外孫手上,便是把儲位讓給二皇子又如何?鎮國公這樣一想,就上前附和道:“皇上,李尚書所言極是。”
直到這時,李尚書一顆心才落回肚子裏。葉溱煵在高位上答了一句“然”。四大公府中已有兩大公府支持了這件事,明國公府早已衰落,定國公又沒有反對,這時立儲已成了定局。
在文臣的首位,玉丞相的臉色異常難看。皇後一死,他的女兒玉妃在後宮中便隻在杜貴妃之後,而他的外孫三皇子在目前的四位皇子中天資最為聰穎,再過十年立儲,儲君之位必然落到三皇子頭上,如今李尚書橫來一筆,本該到手的儲君之位就這樣拱手讓人,但他不能出聲反對立儲,他若反對立儲便會得罪輔國公府,所以他現在已經恨透了李尚書。
葉溱煵看著底下玉丞相斑斕的臉色,輕輕一笑,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而玉丞相也絕不會想到他一時的失態就讓葉溱煵起了算計他的念頭。
“那各位覺得這皇後和皇儲之位又該由誰來繼承呢?”葉溱煵輕笑著問。
金鑾殿上頓時嘰嘰喳喳一片,葉溱煵隻在龍椅上笑而不語。很快,朝臣們對皇後和皇儲的人選就有了結果,不出所料,對皇後呼聲最高的是杜貴妃,對皇儲呼聲最高的則是二皇子。
“既然大家都覺得杜貴妃適宜成為皇後、二皇子適宜成為儲君,那朕也不違眾意,禮部去準備冊封禮吧!皇後的葬禮後冊封。”葉溱煵說。
“臣等不敢。”朝堂上唰唰跪了一片。
葉溱煵冷笑,心裏暗道:“不敢?若不敢還讓朕早日封後?不過,這皇後之位是那麼好坐的嗎?”
玉丞相臉色陰暗,心道:“皇儲之位,隻能是三皇子的,旁人可沒有資格坐上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