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1 / 2)

劉宣斬殺秦王之後,在關中掃除了叛亂,充實了甲兵,積蓄了糧草。在崇禎五年又一次東渡黃河,殺入山西。

這一年他在山西陣斬洪承疇,收複太原、大同等山西重鎮。此戰之後,明廷大為震動,麵對這種情況,朝廷終於決定放棄遼東,並且密謀借師助剿,與遼東八旗軍議和。

與此同時,女真皇太極的野心也越來越大,有了入關爭奪天下的想法。但是受限於女真人實力不足,人口太少,皇太極盡力說服八旗貴族,決定向明廷稱臣,希望兵不血刃的占領遼東。

這一年,崇禎皇帝將關寧鎮遷往山海關以東,裁撤東江鎮,將遼東徹底交給了八旗兵。

崇禎七年,劉宣率兵三萬進入中原,中原百姓早已經饑民遍地,紛紛加入農民軍,短短一年之內,劉宣出關的兵馬便超過二十萬人。與此同時劉宣在決戰中也戰勝官軍主力,拿下了河南、安徽二省。

這時八旗軍出兵三萬,從大同方向入寇,殺入邊牆,氣勢洶洶的殺向劉宣腹地。麵對這種局麵,李旭升、李自成二將堅壁清野,守住了大同邊城,擋住了凶殘的八旗軍。

到了冬天,八旗軍見占不到便宜,隻能勞師無功,帶著大軍返回遼東。

崇禎八年,劉宣帶兵八萬北進,同年攻克濟南,奪取山東,占據大半個河北,截斷了運河。同時李旭中、楊四寶二部偏師擊敗秦良玉的白杆兵,攻下重慶,斬殺蜀王,奪下了四川。

這個時候,劉宣已經占據了山西、陝西、河南、山東、四川五個省、北直隸、湖廣也大半落入劉宣手中,大明十三省,幾乎少半落在劉宣手中。

麵對這種情況,守城的關寧軍祖大壽、吳襄與八旗軍密謀,將崇禎皇帝與京師獻給了八旗軍。

此時皇太極表現出高人一等的謀略,與崇禎結為兄弟之國,讓麾下水師將崇禎送回南京。

此後明清聯合,開始合力絞殺劉宣麾下的大漢軍。

崇禎九年,清軍第三次入關,皇太極帶兵十二萬與劉宣二十萬大軍決戰大名府。經過嚴酷的決戰,八旗軍死傷六千,關寧軍損傷萬人,而劉宣麾下也同時損傷了三萬大軍。

此戰劉宣戰勝了八旗兵,皇太極損失慘重,八旗貴族紛紛決定退守遼東。皇太極不能違逆眾意,帶領八旗兵劫掠京師,帶著巨大的收獲返回了山海關,將京畿附近丟給了關寧軍。

崇禎十年,劉宣稱帝,定都西安、年號建元,國號大漢,史稱新漢,中原大地上開始了明,漢,清,三國爭霸時代。

建元二年,公元1638年,經過一年半休養生息,劉宣決定加快統一的步伐。

劉宣親率大軍,兵分三路攻伐南明。他讓偏師李自成南下四川,帶兵征伐雲貴地區。張虎成在襄陽攻伐孫傳庭,劉宣則在揚州一舉消滅盧象升大軍。

建元三年,李自成先後攻下雲貴、兩廣。張虎成擊敗孫傳庭,孫傳庭消失在亂軍之中。劉宣在揚州斬殺盧象升,率兵攻破南京,崇禎皇帝服毒而死,南明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