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放在桌上的文件和日記本,陳琦清拿起紅色精細包裝的日記本,細細地撫摸上麵暗紅色的紋理,在拿到奶奶的遺物之後,他便以沉痛的心情讀完這本日記,上麵是奶奶用工整的小楷認真地記錄離開爺爺後的生活,一個人在最困難的時候收養女嬰,起名蘇瑾,直至後來的宋溫言、蘇瑾和奶奶在一起的點滴,那些都是暮年老人一生的酸甜苦辣。
他又從中抽出僅有的藍色文件,翻開裏麵的第一張,標題赫然醒目——財產公證;第二張,便是
遺囑,立遺囑人處則清楚的寫著——蘇秀瑛。
裏麵的內容他已經看了不下十遍,奶奶的財產,除了現在自己住的套房,其他的無一例外都遺留
給了客廳裏的蘇瑾,讓他感到更意外的是,奶奶竟然預料若是她在蘇瑾未成年前去世,安排自己
照顧那個女孩到成年,還把旁邊的套房留給自己,給蘇瑾做鄰居,這倒是弄得陳琦清哭笑不得。
陳琦清自覺不是好人,做商人的嘛,這點覺悟還是有的,但又礙於奶奶的遺囑和爺爺由於內心
虧欠奶奶的萬般說教,他無奈,隻有找人先盯著這個和奶奶在一起十幾年的女孩。聽著傳送回來的監控錄音,一字一句都是對奶奶滿滿的思念,還有一個宋溫言。
從那些模模糊糊的自言自語中,陳琦清倒是聽出了一些苗頭,奶奶的意外離世,作為青梅竹馬的
宋溫言不聲不響的遠走,都讓她無法接受,隻能一個人麵對,一個人承受,最後,一個人哭。從
來沒有經曆過孤單的孩子,大抵就是這樣吧。
不知不覺,他開始關注這個由奶奶撫養出來的女孩,從錄音到錄像,他看到了一個十七歲少女的
成長,麵對社會上不動聲色的欺壓,她從扯開喉嚨地理據爭論到咬住嘴唇,默默地把眼淚往心裏
咽;遇到形形□□的乞討詐騙時,她從盡心盡力地幫助到小心翼翼地避開……
他不知道的是,遭遇現實,一個無寵可恃的孩子,除了讓自己堅強一點之外,別無辦法。
就這樣,他眼睜睜地看著一個純潔開朗的少女被現實一點點的蠶食,然後,他後悔了。
以前十六歲的自己,是無奈或是考驗,都是這般,慢慢地死掉,而她,那個奶奶一直疼著護著的
女孩,也要這般?他後悔了,所以來了,以公司發展實地考察之名。
搬到蘇瑾家旁邊之後,他看著女孩每天早起,站在陽台上麵向朝陽,或流淚或大笑,但是最後,
她都會將自己調整到最好的狀態,迎接未來。一天一天,或哭或笑,不得不說,他被觸動了,
如同幹涸的心田遭遇甘露,被一點一點的滋潤。
那麼,就當她的表哥吧!起碼,在她需要的時候,身後有一個人,是可以依靠的。
隻是,陳琦清,在那時或許你就該明白,有些東西,回不去了就是回不去了。
客廳裏,蘇瑾輕輕的晃動著手中的玻璃杯,正思量著這個所謂表哥的畫中的可信性,陳琦清便拿著藍色的文件從書房走了出來。
新亮的白紗簾在風中晃動,陽光順著窗簾打下的投影也隨之劃出優美的弧線,直至陰暗,再殘缺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