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科技奧運有什麼含義?
答:“科技奧運”的內涵就是要利用北京的科技優勢,以科技促奧運,通過申辦和舉辦奧運會推動北京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體育運動和先進科技手段的結合必然會給奧運會帶來新的麵貌,比賽結果的信息係統、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等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北京奧申委官方網站的開通,即充分體現了高新技術發展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影響和促進,對北京樹立良好的申辦形象、爭取社會各界尤其是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申辦奧運還和城市科學有緊密關係,如城市布局、發展方向、汙染治理、交通管理、市政設施建設等,還有經濟學的問題要考慮投入產出、要考慮顯性效益和隱性效益的關係等。
科技奧運目前關注的熱點有3個:信息科學、生物科學和材料科學。
488.科技奧運將對北京產生什麼影響?
答:申辦和舉辦奧運會對北京科學技術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奧運會成為最新科技的展示場:科技奧運,給人最直接的反應是,各種高科技手段將會出現在奧運會賽場上。悉尼奧運會上,出現了能讓裁判們及時得到馬拉鬆運動員位置、速度等信息的芯片及被加拿大世界百米紀錄保持者貝利穿在腳上的“追風”鞋。公司專為奧運會製作的網站、(信息)係統、比賽管理係統等更多的高科技成果出現在奧運賽場的每一個角落,保證了信息的快速傳遞和各項管理的高效率。毫無疑問,如果北京申奧成功,將會有更多的高科技手段應用到奧運賽場上。
奧運推動科技產業發展:奧運會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全球性活動,各主辦城市都會竭盡全力為大會成功舉辦投人最優質、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產品,除了引進世界最好的技術外,也帶動了本國相關技術和產品的升級換代,推動了高科技產業的迅速發展。
北京在舉辦第11屆亞運會時,共轉播了950小時的比賽實況,向7億中國人、20億亞洲人傳送了各場比賽的盛況,使我國在計算機、廣播電視、衛星通訊、計時記分等電子服務係統技術水平方麵取得很大突破。
目前中國已采用許多成熟技術來發展體育事業,如用衛星遙感技術控製訓練,通過生物力學的研究,來提高運動員的成績。中國擁有世界一流的興奮劑檢測設備。如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我們將會采用更多的高科技手段和科研成果,如建設寬帶移動通訊,采用電子識別技術,研究開發語音翻譯係統,在計時記分、成績處理、注冊、票務管理等各個方麵開發最先進的技術。這些需求無疑將會促進北京加大相關技術的研究發展力度,一些科研成果將由此提前實現。
舉辦奧運會還會成為讓世界認識北京的一個機會,由建設項目、相關產業發展和奧運會商業化籌資方式形成的巨大商機會吸引眾多投資者前來尋求合作機會,形成巨大的投資市場。更為重要的是,會因此推進北京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
北京現在正全力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要實現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目標,中關村不僅要吸引世界一流人才來此創業,同時也需要世界一流企業及掌握有充足創業資金的投資家入駐中關村。舉辦奧運會,將會使中關村成為全球關注的經濟和科技熱點。為中關村的飛速發展帶來契機。奧運加速城市現代化:舉辦奧運會所需求的不隻是大規模高質量的信息傳播網絡,還需多功能先進的文化、體育設施,清新優美的城市環境,方便快捷的市容和城際交通,這都需要大量最新科技成果的應用,從而促進北京電子信息產業、環保產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服務業的發展,並促進一個城市的現代化。
據了解,為舉辦2008年奧運會,北京也將新建和改造一批符合舉辦奧運會標準的體育場館。同時將從有利於北京城市長遠發展的角度,對機場、火車站、城市道路、電信係統、新聞中心以及奧運村及其輔助設施等大型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和改造。所有的奧運設施將采用節水、節能、環保材料/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到2007年,北京將陸續投入120億美元用於改善城市的能源結構、產業布局和城市基礎設施。“科技奧運”將加速北京向現代化大都市邁進的步伐。
489.北京是一座有著悠久曆史的文化名城,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勝古跡主要有哪些?
答:北京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勝古跡主要有:
國子監,創建於元代的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的國家最高學府,學校分科齊全,學員來自全國各地,還有許多外國留學生。明清這裏畢業的進士約有5萬人。元代文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科學家郭守敬的工程學和天文學對北京人的生活影響深長;關漢卿等人的元雜劇是市民的主要消遣;宗教顯現出多樣化,儒以國子監為中心,佛寺更是遍及城鄉;道教的白雲觀也在丘處機的領導下達到鼎盛,至今仍是北京的一大觀光點;喇嘛教的教主則被尊為國師,作用很大。以北京為中心的世界性文化交流也有輝煌的篇章,馬可波羅以及其他歐洲、西亞商人和教士長途跋涉來到神秘的東方,促進了兩大洲的交往。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紫禁城占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這些宮殿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摟,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故宮裏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故宮後半部叫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平日辦事和他的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在坤寧宮北麵的是禦花園。
天壇是現今我國保存下來的最完整、最重要、規模最為宏大的一組封建王朝的建築群,同時也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最為珍貴的實物資料與曆史遺產。天壇充分運用了各種建築手法與建築形式,以及美學、力學、聲學、幾何學等各方麵原理,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成就。它在建築設計思想上,充分體現了祭祀功能,它的每一處建築都與天地息息相關,透露出深刻的文化象征意義。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麵,這是天壇內最宏偉、最華麗的建築,也是想象中離天最近的地方。皇帝殺牲焚香,在這裏和天帝“秘談”,祈求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