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你的薪水從哪裏來1
你的薪水從公司的利潤中來
老板在成立公司的時候,是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所以,一個公司在它“出生”起就肩負著一個重要的使命——創造利潤,沒有利潤的公司是無法生存的。而對於在企業工作的員工來說,勞動是謀生的手段,隻有通過勞動為企業創造價值,使企業獲得利潤,員工才能獲得報酬,才能有穩定的生活保障。
惠普公司創始人比爾?休利特和戴夫?帕卡德曾經說:“隻有在員工為公司創造出豐厚利潤的條件下,他們的獎金和工作才能得到保障。公司隻有實現了贏利,才能把贏得的利益拿出來與員工分享。”
“利潤至上”,任何一個公司為了生存和發展都需要秉承這一原則。在這個大環境中,我們千萬別以為隻做一個“聽話、老實”的員工就足夠了,想方設法為公司創造利潤、財富才是提升薪水的“法寶”。
小艾在某家大型電器廠做推銷員。這家公司主要生產電暖器、電風扇等季節性很強的小家用電器。
在2007年7月初,部門經理打電話通知正在廣西出差的小艾,公司打算於9月中旬在桂林召開西南片區的冬季產品供銷訂貨會,希望她搜集西南五省區幾個省會城市近五年來的冬季氣象變化資料。
小艾從當地氣象局那裏買來了氣象變化曲線圖,認真地研究起來,最後她得出結論:西南片區幾個省會城市2007年的冬季是個冷冬,寒流會提前10天左右到來。於是,她連夜趕寫了一份工作報告,建議公司加大電暖器的生產量,並比往年提早半個月投入西南片區市場。就這樣,公司賺了近50萬元。
有了這一次成功的經驗以後,小艾開始學習氣象專業知識,又陸續為公司從氣象部門那裏搜集了幾次氣象信息資料,結果都因搶得寶貴的最佳銷售時段而大獲成功。
公司永遠有一個崗位是缺人的,那就是為公司和個人贏得利益的人,像小艾這樣的員工就是公司急需的人才,她懂得自己想辦法為企業創造財富。在一個公司裏,哪怕你是能力最強的一個,也不表示你是最值錢的。隻有那些有長遠目標、有想法、有創意,能為公司賺到錢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
作為一名員工,為公司賺錢是一種責任。如果你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有所發展,並擁有一份可觀的薪水,就必須牢記,為公司賺錢、為公司贏利才是最重要的。
大學畢業後,杜麗麗好不容易找到一份銷售廚房用具的工作,她的工作內容是上門去推銷廚房用具。
一套廚房用具的定價是3000元,這在收入較高的大都市並不是一個大數目,工作的難度主要是市民對推銷的反感及對銷售員的不信任。連續一個星期奔波下來,杜麗麗竟沒有拿到一份訂單。與杜麗麗同時進公司的19位同事,有兩個頂不住,主動辭職了。另外兩個同事則搞起了降價銷售,最低時賣到2500元,價格低畢竟是最具競爭優勢的,更何況廚具質量確實不錯,同事的訂單果然陸續而至。於是,其他同事爭相效仿,一時間價格一片混亂。有好幾次杜麗麗說服了客戶,最終卻因為價格太高而沒能成交。
一個月的試用期滿後,總經理把所有的推銷員召集到一起開會,杜麗麗是最心虛的,因為她隻有兩份訂單,而其他同事,少則10份,多則30份。
總經理宣布:“經過公司的研究,決定在你們當中留下一人,留下者底薪1500元,住房補貼200元,獎金按銷售額的20%提成。”小艾一點都沒抱希望,她知道憑她那點訂單,肯定沒戲。
當總經理說出杜麗麗的名字時,不僅同事,連她自己都深感意外。總經理接著說道:“她隻有兩份訂單,但是,她的兩份訂單都是按公司定價簽下的。公司早有規定,不得抬價、降價,我希望我的員工能忠於本公司。還有,公司的定價已經全麵考慮了員工和公司的利益,為了爭取訂單而不惜損失自己該得的那部分利益,這也許並沒有什麼大錯,但你們辛辛苦苦地工作為了什麼?我希望我的員工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價值,不僅有為公司贏利的觀念,更要有為自己贏利的觀念。”
每個公司都希望自己的員工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司的利益,同時希望員工在為公司努力創造利潤之時,也能夠為自己創造利潤。作為一名員工,要時時以公司經營績效為己任,努力為公司創造利潤,伴隨公司的成長而成長。
為公司贏利、創造最大的財富是公司老板和公司員工一致的目標。公司利潤的大小決定員工收入的多少,如果沒有企業的快遞增長和高額利潤,我們不可能獲得豐厚的薪水。隻有公司賺了錢,我們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