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弈在上學的時候聽得最多的名字是沈弦秋。
柳弈大沈弦秋兩歲,他三年級的時候沈弦秋才一年級,當然,那時候肯定不認識。
小學時候柳弈就開始討厭出操,尤其討厭星期一出操,更討厭夏天的星期一出操。因為話筒總是會說:接下來我們請**班的同學做國旗下講話。然後再是稀稀拉拉的掌聲,後來就會有個聲音,邊發抖邊說,講完了掌聲就更加熱烈。
反正,他聽過最多的就是:“接下來有請三年級三班的沈弦秋同學上台演講。”或者“接下來有請四年級三班的沈弦秋上台演講。”為什麼印象深刻?因為她是唯一一個上去不會抖的,而且聲音最響的。
實際上,她五年級的時候,他就聽不到這個名字了。到初中,自然也就忘了。
本來他們就沒見過,沈弦秋長什麼樣他怎麼知道。他當初也隻隻是覺得這個名字很有味道。
弦上的秋天。
兩年後當他又一次聽到沈弦秋這個名字的時候徹底崩潰了。然後當她站上領獎台的時候他才真正見到本人。
第一印象:她很矮。以至於他升旗的時候一直可以看到她,站在第一排,站得很端正,目光渙散。
然後她的名字再次如雷貫耳了。
“書法比賽,七年級組一等獎:5班沈弦秋。作文比賽:七年級組一等獎:5班沈弦秋。文史競賽,七年級組一等獎:5班沈弦秋。朗誦比賽:七年級組一等獎:5班---”
“沈弦秋。”這句是台下的聲音,不管認不認識的,都異口同聲。
晚上,這個名字還是出現了。
楊柳,柳弈她媽,也就是沈弦秋班主任,在吃飯的時候來一句:“上次我跟你說的那個叫沈弦秋的孩子,你還記得吧,嘖嘖,從我第一次見到這孩子我就知道是個機靈的孩子,這次讀書節拿了好多個一等獎啊。”
柳弈他爸柳陽嗯了一聲就沒有下文了。
“媽,這次去縣裏比賽的九年級組的有人嗎?”
“你啊,你和弦秋,這次八年級組沒有。”
“這樣啊,那你高興嗎?”
“哈哈,當然。”
這次比賽沈弦秋還是下了心思的,不專注去看作文書,隻是在列各種題型的提綱,不時還去找楊柳交流。楊柳很高興,於是幫她打了好幾份開頭和結尾的經典句型。沈弦秋拿過來,翻了幾頁就沒在翻過。她一向不喜歡裝腔作勢的作文,可是,那第一句到底是好在哪裏?
“啊!祖國!如果你是大海,我就是裏麵小魚!。。。”沈弦秋一陣惡寒,但還是保存了下來。
沈弦秋提的問題一般都很細,但是提得都很有必要,楊柳一有機會就和柳弈說那些問題,讓他注意。
楊柳告訴沈弦秋這次去比賽的還有一個男生,“九年級的柳弈,聽過嗎?”
“知道,他是6班的體育委員,高得很嚇人的那個。”
楊柳愣,她從沒有聽過有人這樣形容過她兒子,然後裝得自然。“到時候外老師會去你家接你。”寒假的時候家訪過了,住址她有。
“好,知道了。”
比賽當天。
沈弦秋一早就收拾好站在門口等。
車來了,楊柳一家三口都在。
聽到聲響,沈弦秋她老媽,韓蕭就下樓了,跟楊柳客氣了幾句,低頭看沈弦秋,用方言和沈弦秋說:“今天中午我和你爸不回來了,你把菜熱一下就可以吃了。”
“哦。”沈弦秋說。
於是車子開動。
楊柳很興奮:“弦秋你家不是漢族嗎?”
“沒有,就媽媽是少數民族的。”
“我也是哎。”然後楊柳就開始賣弄方言了。一路嘻哈。沈弦秋有時候稍稍扶額,在心裏質疑誰說的學文科的女生都是安安靜靜的?
到了考場,楊柳吩咐幾句就出去了,沈弦秋坐在柳弈後麵顯得特別可憐。13歲的沈弦秋才150,而那時候15歲柳弈已經173了,坐在沈弦秋前麵顯得沈弦秋就更加瘦小,這件事給了沈弦秋一個撞擊。然後暗暗發誓一定要長高。
考試的時間是一個半小時,一個小時的時候有人開始舉手要求要提前交卷了。柳弈抬頭,然後轉過來。沈弦秋當時在檢查有沒有錯字,所以看完了才抬眼簾:“要交卷嗎?”她唇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