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乾和思君站在向山中學的大門口,看著這四層教學樓,心裏聊以慰藉。(畢竟是樓房呀,條件能差到哪去。)董校長由於縣裏有事,便把行李袋以及思君兩人放在校門口就先走了。思君和鄭乾看看眼前四個沉重的行李袋,對董校長的不厚道不免有些埋怨。之後,倆人不用過多的言語,便很默契地一起合作往寢室抬。“戰友”的關係在此刻已經建立起來了。在看門李大爺的帶領下,倆人來到了自己將要生活半年的寢室。這裏的布局與學校的寢室差不多,上下床鋪共六個,其中有兩個“頭對頭”下鋪已經有人住了。李大爺介紹說,這兒住的是本校的兩個特崗教師,今天有事,就不回來了。思君和鄭乾聽完後心中有些小竊喜,內心深處都希望這第一晚沒有“外人”打擾。
正如張老師所說,農村在這個時候雪都沒有化,會很冷,鄭乾和思君雖然都穿著羽絨服,並且已經在室內了,可還是凍得牙直打顫(可能是暖氣片壞了的緣故吧),片刻都不想在這“冰窖”裏呆著,便馬上又到樓下去搬行李。這四個行李袋可是費了二人九牛二虎之力才給挪到四樓寢室的。(教師的寢室在教學樓的四樓)
倆人來時,正好是上課時間,所以也沒看見個學生,更沒有電視裏演的學生幫搬行李的情景出現。先是被扔在學校大門口,然後要自己搬沉重的行李,接著又是“冰窖”,一個迎接的老師或是同學的影子都沒見著,由於與預想的真是差太多了,心中不免有些惆悵。
在支教大會上,張老師就叮囑大家農村現在吃兩頓飯,早上一般是6點半開飯,晚上差不多是3點半,讓各位支教生自己預備些些餅幹之類的,以防支教的地方沒有商店。等打掃完寢室,收拾完床鋪,倆人的肚子就不爭氣的“咕嚕咕嚕“地響了,思君和鄭乾幹脆把小髒手在衣服上抹一抹,(涼水能把人的手凍掉)便一起吃“自助餐”了,邊吃邊開始聊天。
與鄭乾和思君的情況不同,安然和夢蘇到靠山小學時正好趕上下課,一群孩子們都好奇的圍著倆人轉,還搶著幫新來的老師拿行李。安然和夢蘇看著眼前這一長趟白瓦房(教室),真的是找到了電影裏演的支教的感覺了。小學的校園蠻大的,這群孩子們也不怕冷,在雪裏玩的是不亦樂乎。
安然和夢蘇被安排住在校長家,校長家就在學校旁邊,是兩間大磚房,與安然倆人同住的還有四個特崗教師,六個人需要擠一張大炕。由於四個老師現在正上課,所以屋裏目前隻有安然和夢蘇。倆人看看眼前的大炕,又互相無奈地看了一下,歎了口氣,便收拾行李了。剛收拾一會兒,安然就感到餓的底兒朝天了,硬把正收拾行李的夢蘇叫過來一起吃東西,夢蘇被安然這一提醒,也有了餓的感覺,也就順了她的意,坐下來一起吃。倆人邊吃,邊不時地看著眼前正常情況隻能睡四個人的炕,一抹愁雲湧上心頭。
鄭乾和思君正在寢室裏被凍得全身發抖,突然聽到了敲門聲,來人正是李大爺的兒子,也是向山中學一年三班和三年三的數學老師李軍。李大爺原是向山中學的老師,退休後便在這幫著看大門,又由於小孫女正上初三,因此,一家人便在這學校裏安了家,開了個小商店,以及負責給學校老師做飯。鄭乾和思君以及其它支教生都不是白吃飯的,學校會給所在人家飯錢。鄭乾和思君一進屋,董校長以及李大爺一家人都已經上桌了。董校長家在望奎縣裏,隻有休息日才回家,平時就在辦公室住,在這吃飯。
鄭乾和思君進屋後比較拘束的坐了下來。倆人開始偷偷地打量這個食堂兼商店。這間大屋子沒有抹棚,在牆角還可以看見三個小燕兒窩,地也沒有抹水泥,有些地方甚至是凹凸不平的,在這個房子裏有兩間屋是睡覺的,有一個小屋是做飯的,再有一個就是思君和鄭乾所在的這個“大廳”,右側裝的是零食架,當小商店用,中間放著的則是吃飯的桌子,左側有一個大爐子、有一堆柴火、有一個桌子(做碗架用)。鄭乾還是見過這樣條件的,所以也沒有過多的感觸,一個小屯子本就該是這樣。可思君從未見過這樣的住人的房子,她摸摸吃飯的桌子,有些黏糊糊的,再看看裏邊的廚房,兩口鍋大的都可以裝人,不禁讓她想到古代可怕的刑罰。桌上裝菜的是兩個小盆兒,再加上一個盤子。這盆和盤是否幹淨,思君一時也沒看出來,可是手中的碗卻是和桌子一樣粘糊糊的。思君一看這樣的衛生,食欲頓時大減。再加上,總會有一些學生進屋買東西,這些學生都會向桌子這邊望一望,思君感覺自己就像一件展覽品,在這眾目睽睽之下哪還吃得下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