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喜歡成熟產品缺乏風險意識(1 / 1)

管理者若想有所建樹,就必須推出新產品,或改進新工藝,甚至變換新的經營方式。這需要有某種程度的冒險精神,如果害怕冒險,四平八穩,就事事難以成功,這個道理是淺顯易懂的,但是知道歸知道,臨到實施時,很多人就猶豫再三,畏縮不前,恐怕失敗而丟掉自己的位子。

生活中常可見到下屬們抱怨,他們的領導做事就是太慎重,慎重得叫人受不了。總想在有100%的把握時,才動手去幹。

管理者若腦子裏怕風險、怕丟麵子,能幹成功什麼大事情嗎?

俗話說,隻有跳進水裏才能學會遊泳,在陸地上猶豫不決或高談理論都於事無補,最重要的還是在不會被淹死的情況下,跳進水中去。幹任何事情都和學遊泳一樣,要敢闖、敢試、敢冒險,大不了喝幾口海水,跌倒了再爬起來,如果時時事事以保守謹慎為第一要訣的話,就很難再有什麼前途可言。不冒風險的情況下即使可以幸存,也決不會成功,而且也絕對享受不到邁向成功的任何趣味。當然,敢於冒險並非鼓勵魯莽輕率,而是在符合客觀現實的情況下,要有風險意識,敢於打破常規,陳規陋習,開辟新局麵。

下麵就是一個具體事例,可供廣大管理者參考借鑒。

盒式電視錄像裝置,是廣播電視行業的重要部分,為美國一家公司1956年所發明。但美國的電子企業隻用它來生產裝配非常昂貴的電台設備,不作其它用場,更不對這項發明進行重大技術創新,使之變成新產品。原因是美國企業家一方麵誤將電視機市場,看成似汽車市場那樣“成熟”的產業領域,隻要致力於市場推銷和降低成本,便可年複一年地穩收利潤;更主要的是他們認為對盒式電視錄像裝置進行技術創新,務必投入大量資金,並且市場前程未卜,風險太大。

精明的日本企業家就正好鑽了他們這個空子,索尼公司等企業的主要管理者甘冒風險,不惜重金,對盒式電視錄像裝置進行研究開發,生產較之於美國當時的電視機體積小,款式新的彩色電視機;並且根據市場的變化,注意在產品款式、體積、質量等方麵再做文章,投其所好。與此同時還使出多種推銷絕招,讓電視機擠進並占領市場。十幾年後,日本電視走向了全世界。

到了80年代,日本的彩電、錄像機幾乎占領了美國的全部市場,美國人買電視機,90%買日本生產的。美國電子企業家因怕風險而喪失了一個可觀的電子市場,甚至連自己的老窩都未能守住。

商品經濟不是平靜的港灣,而是波濤滾滾的大海,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敢於冒風險,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經營四平八穩,按老路子、老習慣經營老產品,恐怕以後連保持原規模都做不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管理者必須在老產品尚能平銷的情況下,研製新產品,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敢冒市場風險也要在進行科學調查的基礎上,不過這腦門一拍,以“交學費”為名亂決策,盲目冒險,甚至鋌而走險。這樣,也會造成失敗,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作為一個開拓型的新時代,管理者應該具有冒險精神,既不能怕冒風險,又不能盲目鋌而走險,現實世界變動不已,紛繁複雜,任何決策都有一個恰如其分的良機,失去良機本來風險不大的決策也會出現大的風險。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日本鬆下電器公司董事長鬆下幸之助指出:“我們正處在一個講究效益的時代,在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稍有遲疑,就可能使原來非常傑出的構想,在片刻之間變得一文不值。因此,今天所想的好主意今天就得實行。”從這種意義上講,敢冒險者,常常實際上少冒風險;優柔寡斷者,風險有時卻會找上門來。

由於管理者處於非常特殊的地位,也要求他必須具有擔風險的魄力。有些管理者由於過於害怕失敗,總愛去征求多數部下的意見,但是大多數人的意見並不一定妥當,作為領導就必須有承擔風險的魄力,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就要不斷地培養自己風險決策意識,富有冒險,決斷的開創精神,用自己獨特的領導魅力去感召下屬,獲得支持。

甘願冒險,具有堅忍不拔的頑強的抗爭精神,是優秀的管理風格的重要表現。平庸、低能的管理者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畏首畏尾,喜歡按部就班。隻知道循規蹈矩地默默地苦幹,其結果隻能把自己局限在狹小的個體範圍內,減少與外界的溝通,他所帶領和牽引的組織也會因為這樣的上司而失去勃勃生機,缺乏活力。有創造才能、富有冒險精神的管理者都往往敢於提出一些大膽的設想和預測,哪怕是沒有充分抝根據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異想天開”。寧肯冒犯錯誤、受處分的風險,不把自己束縛在一種風格,一種模式中,不怕逾越常規,具有開拓意識,這樣的管理者往往能獨辟蹊徑,開辟出一塊新天地,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成為時代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