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1 / 1)

屋內凝結的氣氛是被陸續而至的將領們打破的,吳楚越審視了這些或年輕氣盛或老當益壯的將領,最終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一個頭上少一大撮頭發的年輕人身上,因為這人正好是當年被吳唐漢狂毆的吳泰來。

所有人都到齊了,吳楚越直接把自己監軍的身份拋了出來,而且成功逼得呂崇烈為自己做了偽證,於是她便擁有了同時參與禁衛軍和吳家軍事務的權利。

“陛下被困城外,我們應當即刻派兵出城援救!”呂崇烈當下發出指令。

“呂首領,此時出兵不太穩妥,一旦打開城門,宣城便岌岌可危。”第一個提出異議的是吳泰來,這讓吳楚越有些感興趣。

“我們必須留下一些部隊守城。”吳門偉接話。

“我們吳家軍每每出戰都最為英勇,自是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一個吳家將領接話。

“可是就是不知守城是刀刃還是救人是刀刃。”禁衛軍的將領也插話。

吳楚越感覺這兩方人還都挺實誠,有啥說啥,不拐彎抹角,也不勾心鬥角,似乎吳家軍的強勢是公認的。也許趙修是要把這裏吳家軍打光,所以才玩這麼一出捧摔的手法嗎?趙修現在也不知道在那裏,反正吳楚越不相信他會把自己陷入危機中。至於吳家軍,按大哥的意思是自己非得幫上一把了。

吳老家主的確是一個精明的老頭,在他的周轉下,呂崇烈最後與其達成共識,那就是各派一半兵馬出城。吳楚越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沒插一句話,安靜得像空氣,被徹底遺忘了。

在別人看來吳楚越這監軍就是個擺設,而吳家的兩位和呂崇烈也不認為這小丫頭會對這種大事指手畫腳,她不懂,也不敢。而事實是,吳楚越早就猜到會有這樣的結果,那她幹嘛還要出聲,非要製造存在感呢。

戰場上的事瞬息萬變,不管是吳家還是呂崇烈,他們都不希望被海蠻子亡國,為防萬一,呂崇烈和吳門偉親率軍隊即刻出城支援,而宣城則由吳老家主和一批小將們鎮守。

吳楚越選擇了留在宣城,因為她要保護吳老家主,至於別人,關她什麼事兒。吳楚越在該走的人都走了之後,就直接留在吳老家主的住處,也就是這個存放各種軍事文件,將領開會的地方了。

“越兒,你怎麼會在這裏?”吳老家主嚴肅地問“你一直和陛下在一起,怎麼會在陛下遇襲時出現在宣城?而且宣城城門自戰亂開始就沒有打開過,所有情報都是用箭射上來的,斥候也是夜縋而出的,那麼你怎麼解釋你的出現?”

“我不想解釋。”吳楚越狂傲地留下這麼一句話就開始翻起了宣城的作戰記錄。

古代人打仗真有意思,在吳家軍來之前,呂崇烈的作戰方法是縮在城牆上往下放冷箭,扔石頭,海蠻子是撞城門,翻城牆。吳家軍來了之後,就是在城門口,雙方中規中矩地列陣,等雙方都列好陣後,雙方將領士兵叫罵幾聲給自己士兵漲漲氣勢,然後就將對將,兵對兵的往對方後麵衝,衝過去之後,如果哪方將領死了,那就算輸,如果都死了,就清點人數,人數多的算贏。將領都活著,那就再來列上一陣,再打一回合。

吳楚越被這種簡單粗暴方法著實雷住了。敢情像趙修之前的殲滅戰還有海蠻子的埋伏,都是提不上台麵的做法,隻能說好聽點叫奇襲,而奇襲一定是人數少的襲擊人數多的。這似乎就是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吳楚越記得春秋戰國之前都是這種做法,雖然有些雷,但還是可以接受的。

吳老家主的脾氣似乎也很好,吳楚越不理他,不答他的話,他也不生氣。“這些文件看完了,從哪兒拿的就放回哪兒。”吳老家主說完,站起來,扭頭就走了。

這怎麼好像,吳老家主默認了吳楚越的舉動,吳楚越發現她大哥的眼力果然沒錯,這個老頭人倒是不錯。雖然小的時候,他對吳楚越不聞不問。可是話說回來,沒有吳老家主罩著,就吳楚越之前那性格,估計都活不到現在的吳楚越來,所以綜上所訴,之前吳楚越的死亡純粹是怪她自己沒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