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良字中和,號雕翎居士,生於麟德元年七月,卒於聖曆二年四月,享年三十五歲。
良自幼好學,三歲識字七百,七歲吟詩百首,聞名鄉裏,十七得秀,次年中舉,弱冠及第榜首,得先皇賜字中和,授正從九品。廿六殿斥新皇,削官為民。遂從雕工而學,三年有成,雕品如生有靈,豪客雲集,千金求購。卅四欲雕龍鳳之品極,曆時一年有餘,極盡心力,雕成之日霞光萬丈,雲放七彩,龍鳳生,騰空而起,從雲離去,須臾無蹤。其力盡而終,葬於此。
古樸蒼涼的石碑下,呂良躺在棺材中動也不能動,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死了多久,總之應該是很久很久了吧,他不能看,但是能聽到聲響,他聽著兩位徒弟哭著將他下葬,聽著棺板慢慢蓋嚴,聽著一鍬鍬的土灑在棺板上,他想喊,想讓他們停下來,他想動,想攔住他們,但是他喊不出來也動不了,因為他死了,死人是不能動的。
黑暗,寒冷,饑餓這是他僅有的感覺了,他感覺很餓,而且越來越餓,但是他什麼辦法也沒有,他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人死了不是應該投胎去嗎?
難道地府不收我了嗎?黑白無常為什麼不來?難道每個死去的人都和我一樣嗎?忍受著無邊的孤寂、寒冷和饑餓。他以為自己要瘋了,可是一直沒瘋,可能死人是不會瘋的吧。
待的久了他開始回憶自己生前,他特別愛回憶自己死前那一天,那一天他花費了一年多時間的龍鳳呈祥終於雕成了。雕成那一刻,忽然刮起了大風,吹來兩片七彩祥雲,他從沒見過那麼美的雲,雲彩的霞光照在雕刻上,龍和鳳突然活了過來,龍吼鳳鳴,如晨鍾暮鼓渺渺仙音,它們就這樣乘著風飛向祥雲,騰著雲飛向了遠方,它們飛走後呂良感覺自己的力氣都被抽空了,他知道雕刻耗去了太多的心力,他以為自己要好好休息休息,卻不想這一睡就是永眠。
這一日他正在胡思亂想,忽然聽見有什麼聲音,好像有人正在挖棺槨,等了一會之後他感覺棺槨被打開了,陽光照在他的身上,好溫暖好舒服。
“大師,棺槨已經打開了,您真是神了,和您說的一樣,這棺材都沒爛,屍體也沒爛,不過這棺材可真漂亮,上麵有那麼多雕花呢,從來沒見過這麼漂亮的棺材呢,今天真是漲了見識了。”一個粗獷憨厚的聲音響起。
“對對對,大師真是活神仙。”周圍一堆附和的聲音。
“墓誌銘上寫明了,此人生前乃是一位雕工,且技藝高超,已經達到了技近乎道的的程度了,棺材雕工精美也說的通,怕是此人去世後,徒弟或是後人為其雕成的,至於棺槨不腐乃是用了烏木的關係,這麼大塊烏木還真是少見。”一個儒雅的聲音傳來。
“大師,這屍體就是罪魁禍首了吧!我們把他燒了就行了吧。!是不是就能解了災禍。”一個垂垂老者的聲音問道。
“不可,這屍體不能燒,你們村子本身建在順風順水之處,乃是寶地,但此屍恰好葬在風口之中,且烏木為棺屍身不腐,彙陰氣,聚風雲,恰巧截了村中的氣運,正所謂有水無風不得善終,所以村中才會如此多橫死之人。但此屍埋於此處已有四百餘年,早已與此地風水和為一體,若是毀去了屍體也就破壞了風水,雖然能解村中災禍,但終究可惜了這好風水,不是良法。”
這時一個清脆的女孩聲音催促道“師傅,趕快弄完咱們趕緊走吧,師娘還在等我們呢,咱們趕緊去找師娘吧,要不她該等的急了。”
“靜兒莫急,趕路不急在這一時半刻,既遇到了,便是因果,我等修行之人最重因果氣運,待為師貼上靈符,在棺槨上纏上金絲法線也就完了。”儒雅的聲音繼續說道,聲音不急不緩,聽了讓人感到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