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大結局(2 / 3)

“以前,這婚事也沒關乎到江山社稷安危。”

赫皇被狠狠的噎了一下。語氣依舊不改,但是,多少人都覺得他是在諷刺,不過是以所謂江山社稷來掩蓋他們的自私自利,赫皇同意,也就明他的皇位人選沒考慮過他,自己不想要是一回事,當老子的沒考慮過,就明當老子的心裏不喜歡或者存在偏見,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會讓人寒心的好不好?

裴真言真“被傷到了”,“兒臣身體不適,先行告退。”徑直起身,拂袖走人。

顯然這是生氣了,不過,堂堂七尺男兒,就要嫁出去了,對他當然需要幾分包容。

印國這邊眼觀鼻鼻觀心,所以,他們前國師大人,也是特會裝的一個人,他裝起來還特有範兒,而且,現在不是國師了,好像也不受“真言”約束了,不知情的,絕對會被他騙得暈頭轉向而毫無懷疑。

有這麼個心向外的兒子,也不由得為赫皇抹一把辛酸淚。

赫皇對這個兒子,多少都還有幾分感情的,他為了赫國,忍辱負重,赫皇深受感動,也深覺愧疚,別的不,至少要給兒子多準備點嫁妝不是,這日後相隔甚遠,若是遇到點什麼事兒,也是鞭長莫及,做準備點東西,或許能疏通疏通關係。

越想越多,這位赫國皇帝陛下越發的多愁善感,這無數次的唉聲歎氣,使得身邊伺候的人止不住的直哆嗦,陛下這是怎麼了,該不會是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被人調包了吧?好吧,也就這麼想想,大概是這段時間受的刺激多了,才會如此。

盟約已經簽訂,赫國用的是皇帝玉璽,印國這邊,用的卻是上將軍印章,本來按照正常程序,盟約應該送回印國,蓋上了子印璽再送回來,不過未免麻煩,印國使者團帶來了全權交由上將軍處理的聖旨,以及印國皇帝陛下親自書寫的國書,表示由上將軍簽寫的盟約,等同於他簽寫的,有效。

當然除此之外,印國還另外賺了一筆,那就是赫國贖回自己國家被俘將士的費用,按人頭算,從最高最帥,帶普通士兵,各個階層不同,這價錢也不同,當然,赫國也可以選擇不贖,這人力嘛,到哪兒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不然,識薇也不會連帶落到自己口袋的領土上的人也要,絲毫不妥協。

也就是這樣,對於普通士兵,識薇其實還截留了一半,她倒是也人性化,這些人多是沒太大牽掛的,不屬於獨子,也沒有妻兒之類的。

赫國倒是咬牙將人給贖回來了,普通士兵還好,這些將領嘛,不管品級高低,統統革職查辦,集體治罪,這贖金還要他們自己掏腰包。

或許也知道可能會麵臨這樣的結果,所以也有某些將領請求劃掉他們的名字,讓自己“戰死”,這樣,家裏麵的人也不會被帶累,至於從此遠離國土,再也見不到家人,而且在印國生活,也要麵臨著永遠被監視,得不到重用的局麵。

當然,在他們最初作出選擇的時候,就該要有付出代價的覺悟。

不久之後,赫國朝廷就得到消息,印國大軍已經撤退到重新劃定的邊界線之後。不過依舊全軍駐守,沒有要將大部分人撤回印國原領土上。

赫國皇帝朝臣有些臉黑,不過印國使者團的人光棍得很,他們上將軍向來一不二,盟約既然已經簽訂了,就不會做出赫國調走了軍隊,就出爾反爾繼續攻打赫國的事情,如果赫國執意不信,不肯分兵支援其他地方,造成了損失,那就是赫國自己的事情了。

上將軍沒有撤兵,大概也有她的用意,比如,現在印國可是被宣國給分成了兩部分,這個問題也得解決不是,不著急,等著吧,早晚都會撤走大部分的人。

赫國能怎麼辦,自然是選擇賭一把。

事實證明,印國上將軍的信譽還是相當有保證的。

至此,印國跟赫國之間,總算是告一段落,不過印國使者團似乎遲遲沒有離開的意思,他們自己不走,自然就不好催促,隻是,從他們赫國撈了這麼多的好處,這麼多人還繼續白吃白喝,怎麼看怎麼讓人不爽!

在忍無可忍的時候,終於委婉的轟人。

“現在不能走啊,我們上將軍還要來迎親呢,上將軍是很注重規矩的人,這婚嫁該走的三書六禮,那是一樣都不能少,上將軍對七王爺非常重視,現在就這麼走了,豈不是讓七王爺受委屈。”

隻是這禮節一套一套的走,豈不是將七王爺嫁人的時候,廣而告之,那就不是委屈不委屈的事情,而是名聲還要不要,赫國皇室的顏麵還要不要?

就算他們赫國敗了,是他們主動求和,但是作為曾經的第一強國,尊嚴也是不容踐踏。

印國這邊,麵對憤怒的赫國人,集體無語,這些人,一個個的還真是想太多,他們上將軍是真心要表示鄭重,卻被曲解成這樣,再,你們七王爺要前往印國聯姻這事兒,難不成是少了禮節就能抹平的?就能堵住所有人的口?是不是太異想開了些?

印國那邊不想搭理,赫國這邊卻鬧得有點凶,最後還是裴真言出馬,赫國這邊才消停了,正主兒都沒什麼,其他人還蹦躂,算什麼?

最後,裴真言還丟下一句:在父皇眼裏,兒臣可以被無聲無息的被舍棄,皇室的顏麵半點半點不容有失?

赫國皇帝被刺得心肝都疼了。是啊,他兒子,就算是嫁人,那也要風風光光的,也該叫下人都知道,赫國的安危,有他一份功勞!

於是,別其他的,赫皇大手一揮,大肆操辦。

識薇返回的時間比預期的要晚,的的確確是為了宣國的事情,宣國現在將印國生生的隔成了兩塊,若是放任不管,那麼日後印國管理這邊這塊領地,每次跨越宣國,都還要想遞上國書?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將印國的領地連通,識薇承諾過不動宣國,所以,在宣國人心惶惶的時候,她提出了交換,宣國橫向讓出幾百裏,讓印國大兩塊領土相連,宣國讓出了多少,印國就還多少,不涉及其他,換出的領地上的百姓,也各自遷出。

宣國自然沒有不同意的,而且,也不再跟赫國相鄰,也就不擔心赫國會找麻煩,與此同時,還乖覺的願意成為印國的附屬國。

前期的事情大致完成,後麵識薇就是甩手,又耽誤她娶她家美人了。

不過好在有些東西,識薇其實早早的就在準備了,這會兒隻要將所有的集中起來就好了,倒也不怎麼耗費時間,即便如此,在識薇浩浩蕩蕩的帶著人馬再次抵達赫國皇城的時候,也是好幾個月之後了。

隻不過,秦識薇來迎親的隊伍,著實太龐大了些,比起皇帝娶親都要隆重,相對的,隻不過是少了那些特屬於女子用的東西。

就算赫國皇城這邊,在識薇再度進入赫國邊境時,就得到消息,隻是書麵上的寥寥數語,怎比得上親眼所見的震撼,要印國上將軍,對他們赫國七王爺非常的重視,還真是半點不虛,好在是他們赫國這邊也改了主意,早有準備,對方如此鄭重的迎親,你這邊什麼動靜都沒有,人家還當你心頭有多不滿呢,惹怒了這位,會有好果子吃嗎?

而今,放眼下各國,最不能招惹的怕就是這位主兒了,多少人或許不會知道印國皇帝是誰,不知道赫國皇帝是誰,但是絕對知道印國上將軍是誰。

真心的,惹不起,惹不起!

識薇到了,這三書六禮就可以走起了,因為趕時間,所以沒一項都非常的快,前前後後,也不過是幾日的時間。

等到後麵,準備離開赫國,裴真言是從皇宮“出嫁”,識薇不可能讓裴真言穿女子的嫁衣,她身上也不會是男子的裝束,事實上,兩人的衣服,讓她綜合了一下,非常的相似,就如裴真言早就為她準備了衣裳,婚嫁的禮服,她也早就準備了,還不止一套。

當兩人穿著相似的衣服出現在眾人麵前,男俊女俏,氣氛還極其的融洽,不出的登對,恍然有一種果然隻有印國上將軍(赫國七王爺)這樣的人,才配得自家七王爺(自家上將軍)的感覺。

醒悟之後,印國覺得不對,赫國七王爺明明是他們前國師大人,之所以能這麼出色優秀,那都是他們印國養出來的,沒見前國師的那雙生兄弟,沒半點出彩的地方嗎,見了一回兩回三回,下一回照樣不認得他是誰,所以,前國師合該重新回到印國才是。

而赫國這邊不少人捶胸頓足,尤其是那些始終心悅裴真言的女子,甭管婚嫁與否,怎麼能“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他們神仙般的王爺啊,居然被他國的人給搶走了,自己國家怎麼就那麼不爭氣呢,怎麼就沒一個能與七王爺相匹配的人呢?若是早點讓七王爺動了心,何至於弄到今這般地步?她秦識薇,再怎麼霸道,也不可能搶有婦之夫不是?

以前總想著七王爺娶得的不是自己,那就最好一輩子別娶,看不上自己,也不能看上別人,現在後悔不跌,早知如此,讓他隨便娶一個都好啊,至少還能看得見,可現在的局麵,過了今日,或許一輩子都見不到了啊。

臨行了,識薇相當給麵子,與裴真言一起,向赫皇行了跪拜之力,叫了他一聲父皇。

因著這個,赫皇莫名的心情舒暢了,要知道,在之前,秦識薇別跪拜他,連恭恭敬敬的話都不曾。

出了宮門,數千銀甲軍列成的方正,橫豎斜都成一條筆直的線,後麵浩大的儀仗隊,正前方,除了華麗大氣恢弘的八駕純色馬車,還有兩匹寶馬。

二人彼此看了一眼,識薇笑得張揚,裴真言雖然更為含蓄,眼中也帶著溫柔與笑意,實話,他等這一,其實等了很久了。

二人翻身上馬,喜樂立即響起來,儀仗隊與銀甲軍齊行,前者外側,後者內側,走出了至少一裏,二人騎馬跟上,後麵馬車,兩側則是兩個銀甲軍方陣,再後麵與前麵類似,緊接著是赫皇給裴真言的護衛隊,也有上千人,隨後的使者團成了迎親隊伍的一部分,加上原本的護衛隊,這一段也是相當的浩大,最後才是裴真言的“嫁妝”,除了諸多的金銀財寶,下奇珍,古董字畫,還要諸如頂級料子,優良皮毛,珍貴藥材、香料,最後就是陪嫁的人了,這些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一手看家本領,某種程度上來,全都是人才。

出了城門,還有識薇最開始的一萬精銳護衛,他們也換了著裝,整整齊齊的排列著,精神抖擻,氣勢非凡,讓人瞧著就頭皮發麻。

“恭賀上將軍、七王爺喜結連理,恭賀上將軍、七王爺喜結連理,恭賀上將軍、七王爺喜結連理!”那聲音震得城門似乎都要塌了。

就這排場,就算是他們七王爺“嫁人”,也叫人振奮不已啊!

不後無來者,卻必然是前無古人。

印國上將軍,那是真喜歡他們七王爺啊,之所以將人娶過去,那是因為她絕對不能嫁啊,如此鄭重,什麼折辱,簡直就是開玩笑。不少男人甚至絕對,要是有人願意這樣的排場“娶”自己,他們也非常樂意“嫁”啊。

前麵走了老遠,後麵還源源不絕,“這隊伍,得有多長?”

多長?狠狠的縮一縮,幾隊人馬的並排走,也該有個十幾裏,徹底拉開了,大概也就是上百裏了,不長,真心的……不長個屁!

赫國皇帝都站在城樓上,一直看到整個隊伍完全消失在眼前,站得腰酸腿疼,身體要打晃了,最後嘟囔了一句,“娘的,虧大了。”

“陛下,您什麼?”

“早知道秦識薇這麼在意本皇這兒子,和談的時候,就該狠狠的壓條件。搶走了赫國大片領土,搶走了本皇那麼多東西,搶走了本皇兒子,簡直是,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赫皇氣得麵紅脖子粗,氣喘如牛。

其他人一邊安慰赫皇,一邊在心裏嘀咕,可不是嘛,早知道如此,就該用七王爺狠狠的跟秦識薇談條件,不定赫國非但不會陪,還會賺一筆。——當然,這純粹是在做夢。

起來,到底還是他們將有些事情看輕了,秦識薇從一開始就沒掩飾,他們也隻認為是人本風流,在一起的時候玩玩,該分的時候債照樣分。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