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商業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色彩作為商品形象的關鍵因素,已經成為企業產品乃至品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日本立邦設計中心研究表明,色彩可以為產品以及品牌的信息傳播擴展40%的受眾,提升人們75%的認知理解力。在近似的成本下,成功的色彩設計可以為產品增加15%~30%的附加值。由此可見色彩對於企業的意義;另一方麵,在今天這個產品極其豐富的時代,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從原先的功能滿足提升到了情感滿足的層次,而色彩作為產品情感性表達的主要因素之一,逐漸成為了現今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以及選購商品的重要參考內容。正如日本色彩學專家小林重頓所說:“色彩的廣泛應用已成為新時代的重要標誌,人們已經進入了‘色感時代’”。

工業設計師作為產品形象的創造者,自然需要站在時代的前沿。在設計實踐工作中,除了考慮產品形態以外,還須重點考慮和研究產品的色彩問題。因此對色彩的了解和設計時熟練的應用應該是設計師眾多知識領域裏的重要一環。但是,產品色彩設計是相當複雜的,它不是單純地根據形體賦予產品色彩的概念或表象,也不是繪畫性的色彩表達,更不是設計師主觀意識上的隨性賦彩,其不僅僅是美學層麵的問題,而是要把設計對象放置到品牌戰略、產品形象、生產、材料、工藝、營銷、消費者以及產品使用環境的綜合層麵去進行係統的分析和考慮,它既是科學的係統化過程,也是產品設計開發的一個重要策略。麵對這些關於產品色彩設計多層麵的知識,就要求設計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實踐。

有關色彩設計的教材已經出版了不少,而且還在不斷地推出,這是件好事,同時也表明了設計教育界對色彩設計課程的普遍重視。但是,具體針對產品設計和其他設計專業的專門性色彩設計教材卻很少,這與我國一貫忽視色彩設計實踐教育有著相當大的關係。目前中國工業設計教育依舊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色彩設計僅僅是為產品附上“美”的色彩,而不是細致地去探討附上這個色彩之後對產品本身或者對消費者的意義,更不會去研究色彩設計中的技術因素以及理論依據。而如今,這種現象導致的具體產品設計工作中的缺陷日益被凸現出來。同時,色彩營銷理論的發展,許多企業已經紛紛把色彩設計作為企業的重要設計戰略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對色彩設計的教學內容應該與時俱進,而不是守著一成不變的固有模式。為此我們希望能夠編寫一本具體圍繞產品的色彩設計教材來改變和充實設計專業學生及設計師的頭腦。

任何知識的獲取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針對色彩的學習也是如此,它既需要解決色彩與造型美的色彩構成訓練,更需要有針對性的色彩設計培訓。但從現階段的色彩設計教育來講,許多高校的設計專業課程裏除了色彩構成外並沒有專門性的色彩設計課程,對色彩設計知識的安排更多的是把色彩設計穿插在各個設計環節當中來完成的,從而使得大多數學生缺乏對色彩設計的正確認識。這些問題從各高校的課程作業當中可以反映出來,這些作業中所謂的色彩設計和分析,大多是針對所賦予的顏色作一個比較抽象的解釋,諸如紅色代表熱情奔放,藍色代表冷靜肅穆等的粗略解釋。客觀地說,這純粹是不經任何科學分析的主觀色彩效果賞析。因此,在今天這個色彩被企業和消費者高度重視的時代,提出並實施專門性的色彩設計課程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