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中少年郎(1 / 2)

洛水的南岸,有一座百丈高的山峰,與其說是峰,倒更不如說它是一個山丘。山無名,除了山上那個殘破不堪的道觀,這裏沒有一絲人跡。

道觀破舊的幾乎要倒塌,但這些年來,曆經風雨無數,還是堅持了下來。在道觀門口的一塊青石上,坐著一個安靜的少年郎,清澈的眸子望向山下,望向夕陽和洛水共同消失的盡頭…

少年看起來約十五六歲光景,眉眼幹淨的如同一個姑娘,身上洗的發白的青色道袍和身下曬的發白的青石完美融合,如若不是少年不時眨動的眼眸,幾乎要被當做青石所雕刻出的石像。

他就這樣看著夕陽一點一點的消失在天際的盡頭,然後天一點一點的變黑,如同被人用墨水上了色般。深秋的夜,總是多風,且已有些微微刺骨的寒意了,少年感受到了空氣中的變化,裹了裹身上略顯單薄的道袍,起身走向道觀。

“師尊,廚房的米又不夠了,你什麼時候下山買些,不然到了冬天,會很麻煩的。”少年推開道觀後殿的門,對著盤坐在後殿中央蒲團上的老人輕聲道,老人身上有著淡淡的青光閃爍,與兩人身上的青色道袍相映成輝,卻沒有讓少年有一絲一毫的驚奇。

因為他也有,因為他如同眼前這個身著破舊道袍的老人一樣,也是一名修道之人。

老人聞言,睜開眼,輕皺眉頭道:“葉知秋,我與你講過多少遍,身為修道之人,五穀雜糧隻是裹腹之用,天地靈氣才是吾等強身之根本。知秋,廚房中的米怎會少的這般快?”

“師尊,您忘了?這些日子山前地中地瓜成熟,您一直說地瓜拌飯味道極好,於是這幾日您一直要吃地瓜拌飯,所以米就越來越少了!”葉知秋平靜的講述了原因,絲毫沒有發現老人麵色隨著他的話語愈加紅潤……

“咳…行了,已是功課時間,你該去書房了,過個幾****會下山一趟,再買些大米回來。”老人輕咳一聲,目光望著遠處點點星光的蒼穹,伴隨著身上漸深的青光,滄桑的讓人敬畏。

“可是師尊,我們已經沒有多少錢物了!”葉知秋的聲音依舊輕柔的不帶一絲情緒,卻使得老人身上的青光微微一滯,他惱怒的盯著葉知秋,問道:“修行之人豈會為區區金銀而羈絆?你怎麼就不能把心思放在修行之上?”

“師尊又要欺騙普通人了嗎?”少年偏著頭,一臉執著的樣子,繼續言道:“上次您騙的那戶人家主人前幾日還在山下溜達,想要找您呢!”

“那叫占卜!”老人手扶額頭,無奈的搖著頭。“五行之法,先天之卦,這些可是我們修道之人必修之術,你修道也有些年頭了,怎就沒有一絲長進?”

葉知秋輕皺眉頭,反駁道:“可是師尊自己也曾言道,這些占卜之術都是假的,天道難測啊?”

“天道難測,但世間萬事多少會有一絲絲聯係,隻要抽絲剝繭,倒也無不見其規律,故而這占卜一道,也並非全是欺騙,隻是如今世間大部分算命之人盡皆欺世盜名之輩,真正精通占卜的高人已是少之又少!”老人的麵容之上滿是感慨。

“知秋明白了,那知秋先去書房了~”葉知秋微微恭身,還不待老人回答,便朝著書房方向走去。

青磚灰瓦,這個道觀雖破舊,但卻有著不小的麵積,小院中的柿子樹已是落葉紛飛。落葉歸根,隻為來年的再生,葉知秋閑庭興步走在落滿黃葉的小院中,抬頭凝望著天幕中點點繁星,突然一陣恍惚。

這樣的場景,為何是曾相識?

低頭想了許久,葉知秋努力回憶著剛才心中湧起的熟悉感,但卻再也沒有,他搖了搖有些發脹的腦袋,放棄了思索。

旋即輕輕嘲笑了自己一聲,自己在這個道觀中生活十多載,這樣的場景幾乎每日都見,如何能談是曾相識?

這樣想著,葉知秋推開了書房的門。

道觀名為青石觀,據說就是因為門口那塊風吹日曬,變得發白的青石而得名。

葉知秋的師尊名為青石老人,據說在修道界中很是有些名聲,當然是據老人自己說的。葉知秋曾無數次的想,青石觀中的青石老人,那自己以後行走江湖該要怎樣介紹自己。

“諸位,在下是洛水邊青石觀大弟子葉知秋,師承青石老人!”

是的,聽起來真的很特別,葉知秋自己都想感到特別。

葉知秋是是六歲時來的青石觀,在那之前他隻是洛城中的一名小乞丐,嚐盡了人間的苦澀,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老人。同樣是一個落葉飄舞的秋天,老人一身青色道袍,布料並不華貴,頭上也僅僅是插了一個木簪,但卻有著一種讓人自然親近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