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類:中等收入階層。年收入在5000~20000元之間,是社會中的主流,大約占人口總數的65%以上。他們一般是餐飲服務人員、商店營業員、企業技術人員、推銷員、機動車駕駛員、教師、財務、秘書、醫生、公務員等等。這類人存在於幾乎每一個年齡層次,文化程度也高低不一,他們的生活已走出了追求溫飽的階段,而進入了小康水平。

第三類:高收人階層。年收入在2萬元以上,一般包括外企的中層以上管理人員、計算機工程技術人員、演員、律師、金融工作者、私營業主等,他們具有較高的文憑,年齡也日趨年輕化,他們是已經跨入相對富裕行列的成功者,盡管隻占人口總數的15%左右,可他們卻站在時代的浪尖。

當然,這隻不過是粗略的劃分,如果再深入細分,你就會發現職業之間的收入差別更大。收入高的職業,年收入幾十萬到幾百萬元,比如影視明星、大型公司的高層領導;而收入低的職業,年收入隻有兩三千元。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這種差別還有繼續拉大的趨勢。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隻能自己選擇職業。因此,無論你是剛剛大學畢業的青年男女,還是下崗待業的中年職工,你都麵臨著一個職業選擇的問題。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好的職業可以讓我們過上舒適的生活。相反,不適於自己的職業隻能使自己生活窘迫。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的工廠倒閉,有那麼多的工人下崗?行業落後、職業淘汰,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將來我們不被社會淘汰,不下崗失業,我們有必要從現在起就早準備、早行動,瞄準並爭取前景燦爛的職業。

縱觀各大報刊十幾年來注銷的排行榜,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那就是產生於高科技領域的億萬富豪和大公司在今天的排行榜中占有了顯赫的地位和非常大的比例。比如眾所周知的比爾·蓋茨和他的微軟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從前的億萬富豪多出於石油和製造業,從前的跨國大公司也多是這些領域裏的。

有職業指導專家預測,在21世紀裏,中國最有前途、最能賺錢的職業還有:

1.遊戲設計師。成為一名遊戲設計師,有以下幾條路可走:

(1)進人生產遊戲硬件或者軟件的公司就業,成為職業製作人員;(2)自己創作作品參加各遊戲生產廠家舉辦的遊戲征集大獎賽,而後作為職業製作人員加入遊戲製作公司;(3)個人或者小團體自己創作生產產品並且推向市場。

2.培訓專家。培訓能提高員工素質,增加公司效益。它得到了廣大企業的重視,韓國就曾頒布《職業培訓法》,並規定凡員工在200名以上的企業必須設立職業訓練班,15%的職工須接受強製性職業再培訓,否則就要罰以“培訓負擔費”。《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也以法律形式明確了勞動者在就業或上崗前接受必要的職業教育製度,涉足培訓行業在21世紀是完全可能大展宏圖的。

3.專利代理人。其職責是為發明人撰寫申請書,對專利局審查員的意見進行答辯、補正;遇到糾紛時,則幫助發明人麵對法庭訴訟;如果涉及涉外專利代理,他們還要將外文資料正確翻譯成中文,並根據專利法對其進行修改補正。目前,我國專利代理人的收入方式基本采取計件式。收入水平與接收代理案件的多少直接相關。自1992年起,我國已組織了數次全國專利資格代理人考試,並且已有1000多人通過考試獲得此證書。

4.私人投資代理人。生活水平高了,投資意識加強了,人們便開始利用手中的餘錢投資證券、期貨、外彙等金融業務。如何妥善引導民間資本的流向、收到較好的效益,主要有開辦私人投資代理行,建立委托金融性投資機構,為投資者提供合法、合理的投資服務,使私人資本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贏得利益,這樣既方便、優化了個人投資,又能有效提高有價證券在居民金融資產中的地位,經營者自然有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