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嗶!嗶!……”急促的警報聲幾乎在同一時間在地球各個國家的外太空監測中心響起。
“這些衛星到底發生什麼故障?!”美國宇航局值守軍官柏金斯準將憤怒地對監控台前的工作人員發泄著怒火,“這塊隕石都進入了近地軌道了!我們的衛星才發現?!現在離撞擊地球隻有不到30分鍾時間了!”隻花了不到30秒時間,柏金斯準將把自己的情緒控製下來,“馬上給我接通總統直線。”
同樣的戲碼也在其他國家的上演著,在這最後的30分鍾裏,世界各國都在做著最後的努力。在不到10分鍾的時間裏,聯合國視頻會議就召開了,經過各國軍方的測算,這顆突然出現的隕石將會墜落在印度洋海域,非洲沿岸城市和澳大利亞都盡可能做好海嘯防護準備,至於其他附近的群島隻能放棄,畢竟留下的時間太少了,也沒必要通知這些群島當局了,讓他們在無知中消失可能是人道的選擇。同時,在印度洋海域的各國艦艇全部被命令以最快速度撤回,能逃多遠就多遠!
經過最後二十分鍾的漫長折磨,隕石終於墜落在印度洋海域。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顆隕石並沒有帶來如期的災難性撞擊。隕石墜海說帶來的餘波,並沒有對澳大利亞等國造成威脅,甚至連印度洋上的毛裏求斯、愛德華王子群島等,都是隻感受到輕微的震感,海嘯災害並沒有如期而至,與大氣層摩擦以及撞擊海麵所產生的能量和衝擊力仿佛被什麼東西吸收了一般。
經過上萬米的海洋緩衝,隕石的下墜停止了,然後開始上浮……沒錯,就是上浮!這意味著隕石的密度比海水還低!在衛星畫麵中看到這一切的各國,馬上下令後撤的艦隊立即回航,向隕石海域出發,沒錯,這裏馬上冠以“隕石海域”的代號。同時各國的科研機構都被命令派遣專家骨幹到最近的港口登艦隨軍出發。因為從衛星高清圖上所看到並不止隕石的坑坑窪窪,還有建築物,這意味著可能是一個外星文明!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機遇!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第一個到達隕石海域的是中國南海艦隊的海狼u2型核潛艇,甚至比後續到達的美國艦隊、印度艦隊快了近2小時。各國都很好奇,難道中國這艘潛艇早就知道墜海位置?而且在撞擊印度洋之前完全沒有後撤甚至還前進了?
雖然有疑惑,但隕石上的發現讓各國馬上把疑惑拋諸腦後。這並不是一顆隕石,而是一個建在隕石中的基地!一個經過交戰的基地!基地的大門和大部分防禦措施已經在交戰過程中被破壞,自動攻擊措施已經耗光能源,剩下還能運作的防禦措施由於沒有操作者也不生效了。各國的科學精英在軍隊的保護下,逐步對隕石基地進行探索。
經過半年的初步探索,地球科學界對隕石基地有了淺層次的認識,也感歎外星文明的確比地球領先了不知道多少個世紀。沒錯,半年時間隻能做到初步探索,一顆直徑不到3公裏的隕石,經過外星文明使用類似空間壓縮或者空間折疊的技術,裏麵的空間居然超過1萬立方米,而且很多區域是現金科學水平和設備無法打開進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