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諧雙拳緊握,事情的嚴重性超出了他的想象,他再次詢問了一句:“沒有特效藥?沒有救治手段?”
“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任何有效的醫治方法,特效藥的研製……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這一段時間是多久?一個禮拜?一個月?再加上藥物研製成功後的大批量生產和投入使用,這之間又需要多少時間?如果流感借著強大的傳染性蔓布全國,在研製藥物並投入使用的這段時間裏,又會有多少人因此失去生命?
如果不采取特殊措施,使病情大規模傳染造成大疫情,因此死亡的人數很可能是個天文數字!
劉諧深吸一口氣,緩慢而堅定地下達命令:“盡快研製血清,尋找有效的治療手段,強製隔離所有確認患者以及疑似症狀的患者,通電宣傳部酌情外放流感消息讓感冒的民眾注意趕往醫院檢查。醫務部門的同誌們,我需要你們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出一份調研報告。我要向衛生廳、省軍區去電告訴他們這裏的情況,要求他們與我遠江沅市政府一同向上越級提交緊急申請——封鎖遠江!”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看著劉諧。
若封鎖遠江這個位於華中腹地的大城市,不論最後傳染病處理的結果如何,作為直接負責人的劉諧都會承擔極大的壓力,甚至可能被政敵利用此事作為攻訐的汙點。
劉諧能夠如此果斷的下令,魄力不可謂不大。
站在劉諧身側的一位年輕人眯起雙眼,略有遲疑,他是劉諧的親侄子:劉遠舟。也是劉諧智囊團的主要成員,更是市警衛處的實權二把手。
市警衛處主要負責市領導在市區居住、活動時的安全警衛任務以及來訪重要外賓外圍安全的警衛任務。
能夠站在這樣一個重要位置上,劉遠舟靠的絕不僅僅是關係。
“被傳染的病患是否有可能自行產生抗體?如果遠江市內出現了抗體攜帶者,有效血清應該很容易研製。”劉遠舟以清晰的思路提出了一個淺顯而關鍵的問題。
“理論上來說是有可能的。”這次回應的是第二人民醫院的院長,二院院長點頭,又歎氣道,“但實際情況上來說,這個概率不大,幾萬個人裏也不一定出現一個。而且,到醫院的患者普遍都是患病嚴重不存在自行產生抗體的可能,而自己產生抗體的患者自然會痊愈,很可能就把自己之前的感冒當作了普通感冒,也不會再來醫院,這讓我們怎麼找?”
“查病曆。”劉遠舟說道,“來醫院看病的都有掛號單,把感冒的全部拉出來一個一個查,有類似症狀且過了24小時潛伏期還沒有去任何醫院檢查治療的,要麼是死了,要麼就有可能是自行產生抗體了。”
“這個……可行性應該不高。”對方搖頭,“工作量太大,不確定因素太多,最難辦的是我們沒有快速確認目標是否攜帶有效抗體的能力,因此每個人都要耗費很長的時間進行檢查確認。而且很有可能產生抗體的患者根本沒來過醫院啊!僅靠掛號記錄,要從遠江幾百萬人口裏找無異於大海撈針。”
“那就繼續通過其他途徑縮減可能範圍,比如,以你的專業知識來看,什麼年齡段的人群最可能產生抗體?”劉遠舟問。
“十六到四十歲的人群抵抗力強,體內細胞組織富有活力,產生抗體的可能性比較大。”
“找!”劉遠舟斬釘截鐵,“馬上成立專門的專業小組,進行研究找出有效的篩選手段,隻要有人自行產生了抗體,不管有多難都一定要找出來!遠江幾百萬人的性命,都托付在我們的手上了!”
劉諧並沒有對劉遠舟的越俎代庖感到不悅,拋開對方親侄子的身份不說,劉諧本就是一個以才用人而非用人唯親的領導者,有些時候還得靠這些年輕人的靈活腦筋和奮鬥精神。
………………
小小的學生公寓裏,蝸居一處的楊小千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疫仍舊毫不知情,他正和於謙“一本正經”地探討著,如何拯救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