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影暗之殤(1 / 2)

在一間外表上與一般的北京民居沒什麼不同的房間裏,卻擺著與這個時代不太相同的椅子,他不是現代流行的那種圈椅或者是那種小幾子,而是那種沒有兩側扶手,靠背直的看起來能治好最厲害的腰間盤突出,並且在椅子上雕刻著很華麗,複雜的花紋,然而任何一個大明人看見,都會說,這不是我們明朝工匠的作品,沒準是哪個西洋弗朗機人運過來的吧。當然,這些明朝的普通人隻知道這些東西不是大明的產物,(因為那些花紋雖然漂亮,但是卻不是中國流行的那種寫意與自然,而是故意設計出來的,複雜到令人歎為觀止的藝術品。)他們卻並不知道這種東西同樣不是西洋弗朗機人的作品。

屋子裏擺著一張圓桌,在正對著門的那張椅子背後的牆上,掛著一張巨大的畫,這幅畫在今天的人看來應該不會陌生,就是經常出現在很多小說橋段裏邊的勇者的故事,什麼勇者鬥惡龍了,勇者通下水道了,勇者娶公主了,就是這類的東西,在當時,也是有這樣子的東西的,比如中國最著名的勇者,孫悟空,他勇敢地打敗了九九八十一難,一路上,又做男人,又做女人,最終娶回了真經(大誤),不過這間屋子裏邊的勇者似乎中國的傳說史上還真的沒出現過

這間屋子裏此時已經坐滿了人,其間一個人拿著一張看起來在西方很常見的羊皮紙卷軸,拉開來,對著坐在正中間的人正講述著什麼,中間的人聽了之後一點表情也沒有,不置可否。

這個人繼續說:“大明朝與金國的戰爭,在我看來是必輸無疑的,而我們與明朝的官方合作了已經有幾十年了,人脈物資都已經齊備,如果這時候不出手相助的話,致使金國奪得了中原的霸主地位,這對我們似乎並沒有利益,新的政府意味著會有新一輪的勵精圖治期,在這種時候,要想重新獲得我們在大明帝國所具有的權勢地位將會付出極大的損失,屬下認為這是得不償失的······”

坐在當中的人伸出手,止住了這個人的發言,然後清了清嗓子,像眾人吐出了自己的計劃,隨著他的發言,在座諸人的表情都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有的看起來十分的驚喜,也有的看起來則是震驚,更有的人當即就跳起來,準備反對當間的人的提議,當然,這時同樣會有支持的人站起來,反對那些反對者,在這兩夥人爭論不休的時候,席間同樣有一些一言不發的坐在那裏,鼻觀口,口觀心的人,這種萬年中立,兩邊誰都不得罪的人,無論哪個人類聚居圈裏都有。而剛才發言提出了自己雄心壯誌的人此刻隻是安安靜靜的,麵帶微笑地坐在那裏,看著下麵諸人的鬧劇,仿佛這場辯論的始作俑者和核心人物不是他似的。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在那個時代裏邊,政策是開放的,言論是自由的,信仰是不強迫的,也正因為此,造就了那麼多光芒璀璨的大家,直到今天,我們還在吃他們的老本(比如到處去建孔子學院什麼的)。古代的讀書人,一幫情況下,年輕的時候有衝勁,有朝氣,讀的都是儒家之言,老了那些還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開始讀法家學說,而那些已經厭倦了官場的轉向了道家的清靜無為說,但是似乎並沒有任何人從墨子的學說中得到啟迪,然而在先秦時,人們說,世之顯學,唯儒墨而已,墨家的衰敗像是流星降落,在一瞬間的光芒閃耀後,便再難尋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