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開學啦!(2 / 2)

澹台映很自覺地說:“母親,你和二嬸照顧好小姑姑和昭昭就可以了!我和大哥還有小昕會自己交學費的!”

“你們都是大小夥子了,誰耐煩管你們!自己注意安全就好了!晚上七點前記得回家!”吳湄說完就一手牽著澹台昭一手拉著阿玨上了車,梁佳穎忍笑看著侄子那張不知道說什麼好的臉,坐上了前排。

“哈哈哈……小映,這下你知道自作多情是什麼滋味了吧!”澹台晴不厚道的爆笑出聲,“你還記得去年怎麼說的嗎?”

“當然記得,‘你們啊!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現在外麵壞人那麼多,你們幾個半大孩子出去多不安全,我和你二嬸還有三叔一起送你們去學校’!”

澹台昕惟妙惟肖的捏著嗓子把吳湄去年的大概意思表達了一遍,澹台放早就忍不住笑了起來,“三個臭小子!走吧!三叔送你們交學費!”

“三叔騎挎鬥摩托嗎?”澹台映想起那種車過去就是一陣土的挎鬥摩托,實在有點不敢恭維。

澹台放沒好氣的照著澹台映後腦勺就是一把:“今天是什麼日子能騎摩托車嗎?太有損你三叔玉樹臨風的形象了!”

學校就在鍾山大道不遠處的一條巷子裏,那條巷子原本叫翰林巷,聽說以前是位老翰林住的地方,還有皇帝禦賜的牌匾,後來前朝滅亡又取消了科舉製度,他的兒孫們也不爭氣,生生把一片家業敗光了。

後來幾經輾轉,陳大都督做主把這塊地方連同周圍的一大片都買了下來,並且開始修建起了學校。

因為小學中學全部都在一塊,這裏每到上下學時間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學生,所以“學子巷”就慢慢叫開了,倒是原來的叫法“翰林巷”漸漸被人淡忘。

不知道當初學校初建的時候,設計整個方案的工程師是有意而為還是無心之失,這個校門口一直都是頗具爭議的話題。

巷子從外麵看和別的巷子沒什麼區別,窄窄的,連小汽車都沒辦法掉頭,但真正的校門離巷子口還有半裏路。從高處看就像一個小口大肚的瓶子,外麵小小的,裏頭卻包羅萬象。

因為這段用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不知道有多少貴夫人抱怨過:孩子上個學還得走那麼遠的路才能到,學校統一答曰:您可以不選擇這個學校!嘿!好囂張的說法!但這個巷子卻奇跡般的存活至今。

阿玨是和大嫂二嫂給小昭昭在不遠處的學前班交完學費,領了幾本書才來學子巷的,因為小汽車不能通過,他們都下了車打算步行過去。

遠遠就看見澹台放靠在巷子口,他長身玉立,懶懶散散的像咩骨頭一樣靠著,雖然有點不正經紈絝的味道,但仍然引的路過的大姑娘小媳婦偷偷看幾眼,或者故意從他跟前走過。

本來是要把澹台昭送回去的,結果他聽說姑姑從未上過學,很同情的說要陪著阿玨,大夥都笑得不行,這會見是自己三叔,一下子就歡呼起來。

吳湄見隻有澹台放一人就問起了其他幾個,澹台放想了半天竟然說:“他們幾個說梁飛龍第一次來望西中學帶著他去轉悠了,我也不知道在哪!”聽得幾個人一陣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