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來而不往非禮也!可你二哥在哪?”澹台放想到陳家二少爺那副白斬雞一般的樣子,不懷好意的揣測:這女的看起來這麼風騷,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吃得消?
七少淡定的看了一眼一臉猥瑣的澹台放:“幹嘛送到他跟前去?直接送給我二嫂不就好了?我就不信這女的和我那二哥沒瓜葛!”
“哈哈哈……陳老七!你太陰險了!不過聽起來真他媽爽!”澹台放這會高興的不行,“這個瓜皮慫慫的,一天到黑了給人尋事,現在他屋後院起火咧,他家喂個胖婆娘可不是吃幹飯的!”
七少聽見澹台放又飆出幾句土話,簡直想縫上他的嘴,“怪不得澹台先生總想揍你,一群斯文人在一起,就自己兒子髒話連篇,肯定要往死裏捶他!”七少僵了僵,他被澹台放這個不要臉的也帶的說起土話來,果然見澹台放大笑起來。
阿玨和大嫂兩人回了暉園,她先去了廚房看看有什麼給三哥吃的,這會半晌午了,廚房更是忙得要命,阿玨隻好叫人做了碗餛飩,想一想又加了一碗,如果七少也沒吃早飯呢?
等到她回到暉園的客廳裏,一大夥人已經開始分成幾桌打麻將了。
關於打麻將這件事,阿玨自認為沒有任何天賦,什麼紅中、大餅、一筒她連牌都記不住。
所以,每次兩位嫂嫂抱怨他們家女人少,連桌麻將都湊不齊的時候,阿玨總是說坐在桌前不運動會長胖的,兩位嫂嫂正處於容易發胖的年紀,一聽趕緊就不打牌了!
阿玨領著他們去落雨塘邊的小亭子看看風景,喝喝茶,吃吃小點心,日子過得悠閑極了。
原本隻有她和大嫂的,自從二嫂把工作辭掉之後又加上了二嫂,二嫂知道她們這樣優哉遊哉的日子,連因為工作帶來的一點小抱怨也沒了,專心坐在家裏享受起來。
為此小晴兄弟三個特意用零用錢給她買了一對珍珠耳釘,說是謝謝她,因為她,從此以後她們兄弟三個再也不用陪母親們打麻將了!
每次打麻將都痛不欲生,不讓她們吧,她們嫌你不知道謙讓;讓讓她們吧,又說你敷衍了事!阿玨很開心的收下了禮物,還悄悄地把三個侄子賣了,跟嫂嫂們說了這件事,幾個人一起笑得半死。
中午除了王太太以外,其餘的都是親戚,所以說話什麼的自然熟稔許多。
王愛文有些不自然,人家都是親戚,就他們娘倆外人,來這麼早幹嘛?
王太太倒是極其喜歡這樣的環境,這些人修養都比較好,家裏和王司長雖然沒往來,但總算混個臉熟,再說誰家沒幾個讓人頭疼的熊孩子,這些養尊處優的夫人太太聊得倒是熱火朝天。
梁佳穎心思活絡,又嘴甜會來事兒,再加上她比普通婦人多了幾年在外學習的見識,後來還出去工作了幾年,一會跟這個探討幾句時興的衣服,跟那個說幾句外麵哪家東西好吃的之類的話,再抱怨幾句自家爺們無傷大雅的小事,把氣氛調的極好。
因為下午客人們估計都來了比較忙,也怕到時候顧不得吃飯,自家親戚也沒有那麼多講究,所以這天中午還沒到飯時吳湄就安排開飯了。
也不說午飯安排有多少花樣,主菜都是晚上的宴席才上,吳湄統一了一下每個人的口味,除了加幾道口味較重的菜以外,其餘就上浙江菜,反正都是一堆女人,口味也重不到哪裏去;外麵的大老爺們直接上了麵條,再配些涼菜,保管他們吃的津津有味。
大嫂為了這次的宴會,甚至不惜重金從外麵酒樓裏請來不少大廚回來掌勺,食為居的牛師傅就是其中一位。
阿玨上次在食為居帶了蝦餃回來,小昭昭喜歡的不得了,但他人小,晚上隻給吃了兩個,這次聽阿玨說會有蝦餃,就去鬧掌勺的牛師傅。
牛師傅四十開外,是個很和氣的廣州人,小昭昭鬧騰要吃,他也不惱,不但做了蝦餃,還做了許多小孩子易消化的小吃食,像雙皮奶、叉燒酥、燒麥這些的,阿玨自己到沾了不少光,跟自家小侄子吃了個肚子圓。
就在要上菜之際,劉管家親自過來了,一走到跟前就連聲說:“陳都督夫人來了!”
大家不以為意,大都督家那位姨太太一向以都督夫人自居,但望西城正經的夫人們是不屑與她為伍的,她自己卻愛借著陳大都督的名頭不請自來,在座的人多多少少都見識過,因此誰也沒放在心上,王太太甚至一臉的鄙夷。
劉管家接下來的一句話卻叫眾人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