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2 / 3)

德國巴伐利亞汽車公司的產品在準備進入日本市場之際了解到如下信息:日本已有幾家大汽車公司,如豐田、日產、三菱、鈴木等,並有2萬家汽車經銷站,但隻銷售日本國產汽車,不願意銷售外國汽車。巴伐利亞汽車公司在進一步了解中發現,日本人買汽車怕上當,喜歡向熟人買。日本多樣化的銷售網絡是可以利用的。於是,該公司便與非汽車行業掛鉤,通過它們的營業網向各關係戶出售自己生產的汽車。利用這條渠道,僅5年就創下了在日本年銷14萬輛汽車的紀錄,成功地打開了日本市場。巴伐利亞汽車公司能打入日本市場並站穩腳跟,原因就在於它研究了日本的市場信息,摸清了競爭對手的情況,使之能夠突破各種阻礙,獲得成功。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社會環境對於個人和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人們一般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對社會環境加以概括。對於渴望成功的人而言,這三者都是需要加以考慮的因素。鬼穀子這裏所說的“量權”、“揣情”,是需要下大工夫的。

3.好利者誘之,膽怯者恐之

《鬼穀子》中說:“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也,不能隱其情。”大意是,所謂揣情,就是必須在對方最高興的時候去加大他們的欲望,他們既然有欲望,就無法按捺住實情;又必須在對方最恐懼的時候去加重他們的恐懼,他們既然有害怕心理,就不能隱瞞住實情。情欲必然要隨著事態的發展變化流露出來。

鬼穀子是見縫插針的行家,他強調遊說要抓住對方“甚喜”、“甚懼”兩個時機,以此作為突破口。同樣,我們在做事時,也要事先尋找突破口,使自己獲得更快速、更完美的成功。

俗話說:“打蛇要打七寸。”在古代戰爭中,聰明的將帥總是能從失利中總結經驗教訓,找到敵人的弱二點,實施毀滅性的打擊,一戰而勝。明朝末年,後金汗努爾哈赤率大軍進攻寧遠,寧遠守將袁崇煥身先士卒,奮勇抗敵,用大炮擊傷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自起兵以來首嚐敗績,又身受重傷,羞愧憤懣而死。皇太極繼位後,又率師與袁崇煥交手,再次兵敗而回。又經過幾年的準備,皇太極再次攻打明朝。他為避開袁崇煥的守地,由內蒙越長城,長驅而入,直逼京師。袁崇煥立即率部入京勤王,日夜兼程,比滿兵早三天抵達京城廣渠門外,做好迎敵準備,滿兵剛到即遭迎頭痛擊。皇太極視袁崇煥為生平勁敵,又忌又恨。為了除掉袁崇煥,皇太極絞盡腦汁,定下借刀殺人之計。他深知崇禎帝猜忌心重,難以容人,於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賄賂明廷宦官,向崇禎告密,說袁崇煥已和滿洲訂下密約,故此滿兵才有可能深入內地。崇禎大怒,將袁崇煥下獄問罪,並不顧將士吏民的請求,將袁崇煥殘酷殺害。皇太極除掉心腹之患,從此更加肆無忌憚,而明朝至此氣數已盡,不久即亡於李自成之手。

袁崇煥是我國古代罕見的軍事天才,他接連擊敗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將清軍死死地攔截在山海關以外,被視為明王朝最後一道堅固的“長城”。可是,睿智的皇太極卻找到了這道長城的突破口,即崇禎皇帝的猜忌心。於是略施小計,就達到了在戰場上無法實現的目標,使得崇禎帝自毀長城,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

不僅僅是在曆史中如此,在現代商業中,若能掌握人性的弱點,也不難打開生意的突破口。

有個商人到小鎮去推銷魚缸,盡管魚缸做工精細、造型精巧,但問津者寥寥。商人采取了很多促銷手段,都沒有什麼效果。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跑到花鳥市場以低價買了500尾小金魚,來到穿鎮而過的水渠上遊,把這500尾金魚都投了進去。小渠裏有了一尾尾漂亮、活潑的小金魚,這條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小鎮!

鎮上的人們爭先恐後擁到渠邊,許多人跳到渠裏,小心翼翼地捕捉小金魚。捕到小金魚的人,立刻興高采烈地去買魚缸;那些還沒捕到的人,也紛紛擁上街頭搶購魚缸。大家都興奮地想:“既然渠裏有了金魚,雖然自己今天沒捕到,但總有一天會捕到的,那麼魚缸早晚能派上用場。”賣魚缸的商人把售價抬了又抬,但幾千個魚缸還是很快就被人們搶購一空。

這個聰明的商人利用人們貪小便宜和愛湊熱鬧的弱點,耍了點小手段,別人就心甘情願地把錢送上了門。

尋找突破口,多少有點劍走偏鋒的意思,說白了就是鑽空子。不過,在以正常方式難以奏效的情況下,偶爾鑽鑽空子,略施小計就能推動事業的進展。這種本小利大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4.調動對方的情緒

《鬼穀子》中說:“情欲必出其變。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其人勿與語,而更問其所親,知其所安。夫情變於內者,形見於外,故常必以其者而知其隱者,此所以謂測深探情。”大意是,情欲必然要隨著事態的發展變化流露出來。對那些已經受到感動之後仍看不出有異常變化的人,就要改變遊說對象,不要再對他說什麼了,而應向他所親近的人去遊說,這樣就可以知道他安危不為所動的原因。那些從內部發生變化的感情,必然要通過形態顯現於外表。所以我們常常要通過顯露出來的表麵現象來了解那些隱藏在內部的真情。這就是所說的“測深揣情”。

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並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結成了同盟,一方有難,另一方就會出兵救援。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計說:虞公貪得無厭,我們可以投其所好,將良馬和美璧送給虞公,以拆散兩國的聯盟。獻公依計而行。虞公得到良馬美璧,萬分高興。這時,晉國聲稱要去伐虢,要求虞國借道。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隻得答應。虞國大臣宮之奇再三勸說虞公,說兩國唇齒相依,虢國一亡,晉國也不會放過虞國。虞公卻說,交一個弱朋友去得罪一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結果,晉軍借道虞國,很快就滅了虢國,班師回國時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