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4章 其他(1 / 2)

哈佛大學創建300多年以來,為美國及世界培養了無數的政治家、科學家、作家、學者。迄今為止,哈佛培育出了7位美國總統,他們分別是約翰·亞當斯、約翰·昆西·亞當斯、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西奧多·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約翰·肯尼迪、喬治·沃克·布什,其中不包括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另外,哈佛還培養出了3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30多位普利策獎獲得者與數十家跨國公司總裁。

我們耳熟能詳的哈佛出身的著名人士中,有文學家亨利·亞當斯、約翰·帕索斯、亨利·梭羅、亨利·詹姆斯;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新聞記者沃特·李普曼和約瑟夫·艾爾索普;天文學家本傑明·皮爾斯;化學家西奧多·理查茲;地質學家納薩尼爾·謝勒等。

美國前總統裏根的內閣成員中,國防部長溫伯格、財政部長裏甘、交通部長劉易斯以及尼克鬆政府的國務卿基辛格等,都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

我國近代也有許—多科學家、作家和學者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如胡剛複、竺可楨、楊杏佛、趙元任、陳寅恪、林語堂、梁實秋、梁思成、江澤涵等。

哈佛幾個主要的研究生院的著名係、部有:

文理學院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係、生物科學部、應用科學部、計算機技術研究中心、地質學係、化學係等;醫學院的細胞與進化生物學係、微生物與分子遺傳學係、神經生物學係、生物化學係、生物學與生物物理學係、藥物學係、免疫學委員會與MIT合建的健康科學部等;公共衛生學院的微生物學係;設計學院的建築係和設計專業等;教育學院的管理、計劃和社會政策專業,教學、課程和學術環境專業,人的發展、閱讀和谘詢心理專業等。

哈佛的傑出成就,還表現為在校史上和今天還在校任教的教師中,曾出過許多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依時間排序,他們是:

理查茲,因確定化學元素中原子重量的研究成果,於1914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喬治·明諾特,因致力於對貧血病的肝治療法並取得成功,於1934年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珀西·布裏奇曼,因研究各種物質在極高強度的壓力下其內部產生的變化,於194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德華·珀西爾,因發現測量原子核中磁場的核共振法,於1952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弗裏茲·李普曼,因證實了一種蛋白質“輔酶A”以及發現認識蛋白質的基本方法,於195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約翰·恩德思,因應用組織培養法,培養出骨髓灰質疫苗,於1954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弗雷得裏克·羅賓斯、托馬斯·韋勒,因將組織培養法用於研究病毒性疾病,於1954年與約翰·恩德思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喬格·貝克西,因在研究耳朵對聲波的反應時發現了行波,於1961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詹姆斯·華生,因寫出了DNA即脫氧核糖核酸的分子結構,於1962年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康拉德·布洛奇,因研究有關膽固醇與脂肪酸的生化合成的反應模型的成果,於1964年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朱利安·斯溫格,因研究量子電子學的貢獻,於1965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