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豐富的印度神話文化(1 / 1)

我們會在一些佛教的經典著作中,看到關於“天人”“諸天”的描述,古時候的人們為了展示自己的飛天夢想,將一些關於“天人”的形象雕刻或者繪製出來,有的是石窟雕刻,有的是飛天壁畫,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故事中,讀懂其中的飛天藝術及文化。印度的神話中蘊藏著什麼樣的飛天文化呢?我們一起來遨遊印度的曆史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奧秘。

根據史書記載,早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創造了偉大的印度河文明,那就是土著的達羅毗荼人,他們為印度文明做出了不少的貢獻。不僅如此,印度文明中的許多精神品質都是在這裏萌芽的。雖然印度河中的印章文字還沒有被破解,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以至於我們無法真正地了解印度古老的文明,但是這並不會阻止我們繼續探索的決心。我們可以從祖先留下來的一些藝術作品中,了解到那時候在古印度的土地上生活的人類的思想和精神。

印度河文明是在公元前1500年衰亡的,我們至今還沒有探索清楚滅亡的真正原因。有人將這一結果歸罪於雅利安人的入侵,而雅利安人來自於西伯利亞草原,他們經常駕駛著飛馬車在草原、天空馳騁。雅利安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作品,如今天我們在一些龜茲石窟中會看到許多關於飛天的著作。我們總會發現一些關於飛天的身影,她們以各種各樣的姿態在天空中飛翔,有的是在采集鮮花,有的是在奏樂跳舞。她們美妙的身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著,為我們人類留下來是無限的想象。

在印度佛教中,飛天是一切天上神靈演奏音樂的統稱,而天宮伎樂是飛天的一種特殊形式,我們在龜茲壁畫中看到的飛天和天宮伎樂是印度古老文化結合的產物。在這些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天人、天女在自己的世界裏奏樂歌舞,陶醉在美妙的界裏。他們也渴望生活得無拘束,在古印度的文化裏也述說了許多關於天人、天女的飛天神話故事,這些文化是印度文明的象征,是人類文化的結晶。他們在實現飛天夢想的同時,也載著我們的夢想向夢想大門飛去。

逸聞趣事

天宮偷種

古時候,有個農夫,他的名字叫杜米冷,每天反複思考著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種在地上的稻子穀粒會很小呢?他聽別人說,如果在天上種的稻子,長出來的穀粒會特別的大。天上的人稱我們凡間的穀粒為馬蘭梭特,它比我們凡間的穀粒大而且也好吃。因此,天上的神仙不願意將他們這種穀粒賣給生活在地上的人。杜米冷很不服氣,他決定一定要弄到這樣的穀粒不可。他和他的朋友一起去尋找天上的那種穀粒。

他們來到一個叫羅貢山的地方,山上長著一棵很高大的樹,這棵樹可以直達天庭。杜米冷在他的兩個朋友的幫助下,開始爬這棵高大的樹。當他們爬到列天巴時,正巧看到天上的仙女們在曬馬蘭梭特。仙女們向他們投去了異樣的眼光,杜米冷沒有告訴仙女們來這的真正目的,而是撒了謊說是上來尋找飛到天上的藍毛雞。仙女們莫名其妙,也沒有再搭理他們。杜米冷裝模作樣地尋找藍毛雞,故意在仙女們曬馬蘭梭特的旁邊走動。杜米冷事前在他巨大的腳後跟上割開了數道裂縫,因為這樣,當他在穀堆走動的時候,就會把天上的一些穀粒帶到裂縫裏去。他們又假裝找不到藍毛雞,就掃興地返回地上。杜米冷很高興地從他的腳後跟裂縫裏把穀粒摳了出來,數了數,一共有12顆馬蘭梭特。杜米冷回家之後,種下了來自天上的穀粒,可是試種了好多次,結出來的穀粒還是那麼小。他一氣之下砍倒了通向天庭的那棵大樹。從此,天上與人間就失去了聯係。

科學之窗

龜茲的文化特色

龜茲古國是古代西域的大國,龜茲是絲綢之路重要的中西交通要道,連接東西方的貿易,承載著東西方的文化,在世界經濟和文化曆史上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這裏今天仍然保存著來自古印度犍陀羅、龜茲、吐番、中原漢地文明的大量文化,我們研究和發掘龜茲石窟文化藝術的內涵,將對世界的文化淵源具有深遠的意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龜茲石窟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比如,古印度、希臘、羅馬、波斯和中原等地,它們各自都具有非常濃厚的本土文化特色。龜茲石窟群比較集中,洞窟的形製類型保存得比較完備,壁畫內容、題材也十分豐富。這些豐富的內容給龜茲文化帶來了一筆寶貴的財富。龜茲石窟的不斷發展,影響著來自西域和中原佛教石窟藝術的發展。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龜茲石窟不僅在中國的佛教藝術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占據了重要地位,而且在中亞的佛教史上也占據著堅固的地位,它是一座橋梁,將中亞和東方的佛教文化藝術緊密地聯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