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雲三號衛星(1 / 3)

2000年,我國新一代氣象衛星“風雲3號”上馬。高火山開始擔任“風雲3號”衛星總指揮。

“風雲3號”衛星是當時我國對地觀測衛星中裝載有效載荷最多的一顆衛星,衛星精度要求高,技術複雜,研製工作困難重重。

高火山毫不畏懼,以“一生鍾愛“風雲衛星”,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決心,率領“風雲3號”衛星研製人員豪情滿懷地向又一顆衛星發起進攻。

高火山曾參加了“風雲1號”衛星測控係統的總體設計與試驗,並出色地完成了這個項目。

1998年,“風雲1號”A星、B星沒有達到設計壽命而遇到挫折。

麵對挫折,麵對國內外的壓力,衛星行政總指揮高火山要求研製人員知難而進。

高火山和同事們圍繞設計、生產、質量控製等方麵進行了全麵反思,采取了一係列保證衛星質量的措施,並逐項予以落實。

在研製“風雲1號”C星時,科技人員憋足勁,一心想打翻身仗。

高火山當時作為院主管衛星型號的科研三部副部長,不僅要協助型號“兩總”提高設計質量、把住源頭關,而且要針對型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現象,敦促有關方麵製定規範,消除管理隱患。

高火山經常深入廠所,協助分析問題、查找原因、認真整改。

在“風雲1號”C星臨出廠前的一段日子裏,他常常工作到晚上23時才想起回家。

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感到體力嚴重透支的高火山飯吃不下去,覺也睡不香。累了,他就買來西洋參含片,放入口中強提精神,堅持工作。

衛星終於出廠了,稍鬆口氣的他又跟隨“風雲1號”C星試驗隊趕赴發射場,執行發射任務。

試驗隊出發前,高火山發現自己咽部時常有異物感,咳不出,咽不下,他簡單地吃點藥,就上了去發射場的專列。

沒想到,一天後,高火山咽部灼熱、發癢、刺痛,並時有聲音嘶啞。他用足氣力講話但聲音卻很輕,而且吞咽困難。

在專列上開會時,高火山把自己講話聲音調節到最高,盡量使聲音洪亮,以便讓坐在最後排的隊員都能聽到。

到了發射場後,高火山克服咽炎病痛指揮隊員們做發射前的準備工作。領導勸他去醫院治病,他顧不上,一心撲在工作崗位上。

在衛星即將發射的前夕,高火山急性咽炎發展成了慢性咽炎,光吃藥打針已不起作用了。圓滿完成發射任務後,高火山欣喜若狂。

回到上海後,醫生告訴他,急性咽炎如不及時治療,很快就會發展成為慢性咽炎,還會以此為突破口,損壞聲帶,引起其他呼吸器官發炎,甚至爆發全身疾病。

針對高火山慢性咽炎的嚴重程度,多家醫院的醫生不約而同地開出了長病假單子,建議他少講話,臥床修養幾個月。

可積勞成疾的高火山哪有時間休息,他還要負責“風雲1號”D星及後續任務的工作。

高火山為治療慢性咽炎前後花去兩萬多元,但始終無法根治,直到現在,他講話時間稍長一些,咽部就會幹癢,並引起幹咳。

2000年,高火山擔任了“風雲3號”衛星總指揮。開始了中國新一代氣象衛星的研製工作。

由於我國電子工業基礎薄弱,較長時期以來,我國部分電子元器件產品的質量始終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而衛星使用的元器件,其質量要求極其苛刻。

為確保衛星長壽命、高可靠,必須首先確保元器件的高質量。

“風雲1號”A星、B星升空不久相繼“夭折”,深深地刺痛了科技人員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