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第一個載人的飛行器——熱氣球(1 / 3)

熱氣球是人類製造的第一種成功的飛行器。自從1783年法國蒙格爾費兄弟的熱氣球升空以來,這種最古老的輕於空氣的飛行器,幾乎經曆了漫長的兩個世紀而不衰,至今仍保其青春活力。特別是在航空體育運動方麵,世界很多國家都擁有一支龐大的愛好者隊伍,據近年統計,熱氣球的總數已超過800個。生產熱氣球的廠商遍及美、英、德、日等國家,而自製熱氣球的業餘愛好者更大有人在。各種國際氣球競賽會,年複一年地進行,促進了熱氣球的普及。和其他飛行器比較,熱氣球為經濟簡便,即使沒有專門的知識和經驗,也可以自行製作和乘氣球飛行。不少的青少年航空愛好者,以熱氣球的吊籃作為他們航空生涯的搖籃,就此意義上說,它稱得上是一種年輕的飛行器。

此外,近年來在回收、救生和科學考察方麵,使用熱氣球也不乏實例。

千百年來,人類幻想衝破天空的封鎖,憧憬著像飛鳥一樣自由飛翔。各個國家都出現過一些以鳥羽為翼“飛人”,但他們的試驗皆以失敗而告終。很少有人想到,人類竟能首先借助濃煙滾滾的熱氣球而升空。

1783年9月19日,法國首都巴黎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前麵,人潮如海,萬頭攢動。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後也出來坐在人群中觀賞第一次氣球升空表演。一個用麻布和紙製成的美麗而奇特的彩色大球,被係在兩根木柱上。氣球的發明人蒙格爾費兄弟二人,正在往熱灶裏添加羊毛和幹草,灶中噴出一股股熱氣和濃煙,把大球鼓了起來。有史以來第一批空中旅客隻羊、一隻雞和一隻鴨,被放進熱氣球下麵係著的吊籃裏。一會兒,濃煙充滿了氣球,這隻大蘑菇形的彩球徐徐升起,把3個“乘客”帶到了450米的空中。8分鍾後,氣球和吊籃降落在2千米以外的森林裏。山羊跳出吊籃,若無其事地低頭吃草,鴨子健壯如故,隻是公雞稍有不幸,氣球著陸時壓傷了胸部。

這一次成功的表演,大大鼓舞了人們:動物既然能上天,人也一定能上天!羅澤爾和德爾朗達這兩個勇敢的人,決心親身嚐試一次空中飛行。

起初,國王要讓兩名被判處死刑的罪犯試驗,年輕的化學家羅澤爾堅決反對說,“不行,不能這樣!難道說讓第一次升空的偉大榮譽屬於罪犯”鑒於他們為科學獻身的勇氣和信心,國王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不久,在巴黎的米也特堡建立起一座給氣球提供大量熱空氣的熱灶。新設計的熱氣球直徑15米,全高23米,底部還有載人的圍圈。

1783年11月21日,雲淡風輕,陽光明媚,不少好奇的熱心觀眾秦集在米也特堡。氣球的創始人蒙格爾費兄弟異常忙碌,親自往灶內添加羊毛和幹草。他倆心情緊張,但頗為自信。幾分鍾後,充滿濃煙和熱氣的巨型氣球掙脫了係留索,載著兩位航空先驅者羅澤爾和德爾朗達向著蔚藍色的天空飄去。他們二人麵色從容鎮定,不停地向地麵顯得越來越小的人群揮手致意。這一次,氣球升到900米的高度,飛越了巴黎上空,然後安全降落在9千米外的地方。這就是曆史上第一次氣球載人的自由飛行。

不久,熱氣球升空盛極一時,1784年1月,蒙格爾費、羅澤爾等6人同乘一隻熱氣球升空。同年6月,巴黎婦女姬泊夫人和弗倫特先生在裏昂乘熱氣球升空,她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女飛行員。

熱氣球為什麼能升空?用現代航空知識來回答這個問題_並不困難。熱氣球充填的是被加熱的空氣,空氣受熱,體積航膨脹,密度變小,相當於在氣球內充填了輕於空氣的氣體,空因而產生了靜浮力。早在我國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8年)時,軍事做成中就曾用竹紮成方架,糊紙,做成大燈,下麵用鬆脂點燃,夜晚飛上高空,用作聯絡信號,叫做“鬆脂燈”,這就是原始的熱氣球。

熱氣球之後出現的氫氣球和氦氣球,都是利用氣球內充填的密度小而輕於同體積空氣的氣體來產生浮力的,因此和飛艇一起統稱之為“輕於空氣的飛行器”。然而,在200年前,人們對熱氣球的原理卻理解得並不深刻,例如,蒙格爾費兄弟在熱氣球成功之後,雖然受到法國科學院院士們脫帽致敬的隆重歡迎,但熱氣球的發明者並沒有“空氣溫度越高越輕”的概念,而是錯誤地認為,濃煙是產生升力的源泉,羊毛中含有電,因此不顧一切地添加這錢發煙劑,弄得熱氣球:升時當地天空雲遮霧障、濃煙翻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