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書籍不感興趣,或是“忙得沒功夫看書”的人,終會被時代的激流所淘汰。
汽車大王福特年少時,曾在一家機械商店當店員,周薪隻有2.05美元,但他卻每周都要花2.03元錢來買機械方麵的書。當他結婚時,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門的機械雜誌和書籍,其他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就是這些書籍,使福特向他向往已久的機械世界邁進,開創出一番大事業。功成名就之後,福特曾說道:“對年輕人而言,學到將來賺錢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遠比蓄財更重要。”
事實已經證明,受過最成功教育的人,往往是自學成功者或自我教育的人。讓人有學問見識的,不光是學位;教育包含的也不隻有知識,還有更重要的——運用知識得法和持久的問題。而教育不足,對個人的成長是不利的。發表過《進化論》的達爾文就說過:“我的學問最有價值的全是自己苦讀學來的。”
對我們有價值的,並不是在學校念過書的事實,而是求學的態度。
不學習的人是可憐的,而不求前進的人更是可怕的,學如逆水行舟,你不向前那就隻會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