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項目太多,讓人迷茫時,人往往感到壓力,因而無法作出決定,甚至失去決定的能力。
80年代中期羅賓·威廉斯主演的一部電影中,有一幕是他在曼哈頓超級市場琳琅滿目的咖啡架前選購。那裏放了冷凍幹燥咖啡、香濃混合咖啡、哥倫比亞咖啡,有罐裝、袋裝、玻璃瓶裝……還有各種顏色的包裝。
威廉斯飾演的角色是在前蘇聯長大的,那是隻有兩種選擇——咖啡和沒有咖啡。現在他麵對如此多的選擇,感到了焦慮。他暈倒了,人往前栽,把整架陳列的咖啡都撞倒了……
麵對眾多的選擇項目,怎麼做呢?最好明確自己的需要,以及對自己至關重要的東西,並且在重要的事項之中分出一個優先順序。
在快速變動的環境中還能生存得很好的組織都擅長找出事情的優先順序,並能按照順序做。這種情形發生在個人身上時,多數人的煩惱就是有太多事情都必須“優先”處理,而有些人則根本沒有所謂的優先順序。
許多人可能已經把他們待處理事項的優先順序排好了,因此很容易就看出到底會不會太多。就定義來說,怎麼可能同時有18,20或25項你認為很重要且需要“優先處理”的事情呢?雖然沒有法律規定“優先項目”應該要有幾項,但數目應該小於你目前認定的數量。
如果你的“優先項目”實在太多,你可能花多少注意力去處理它們呢?最大的可能就是你隻能專心處理其中幾件,其餘大多數的事則讓它們自生自滅。
當你清楚了自己的優先順序後,就能提醒自己,你現在要做的決定對生活和事業都很重要。這樣,你心中若能保持清明,就能較快做決定,從而使形成的壓力和耗費的精力都較少。
當你確定核心的“優先項目”後,要果斷地放棄一些不重要的小決定,多空出空間來處理重大決定。
一些無關緊要的決定,可以讓別人做或依別人的喜好決定。如同事問你去哪兒吃午飯時,最恰當的答複就是“由你決定”。費那麼多神幹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