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看透人心不吃虧(3)(1 / 3)

言談識人,功夫還在言談之外。豐富的生活經驗告訴人們,言談識人,不可憑一時之衝動,要從整體出發,予以全麵考察。

7.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用時間看人,對方無所遁逃;用時間看人,你的同事、夥伴、朋友,一個個便會“現出原形”。你不必去揭下他們的假麵具,他們自己就會主動卸下來,讓你一次看個夠。

所謂用“時間”來看人,就是指通過長期觀察,而不是在見麵之初就對一個人的好壞下結論,因為太快下結論,會因你個人的好惡而發生偏差,從而影響你們的交往。另外,人為了生存和利益,大部分都會戴著假麵具,你所見到的是戴著假麵具的“他”,而並不是真正的“他”。這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這些假麵具有可能隻為你而戴,而扮演的正是你喜歡的角色,如果你據此判斷一個人的好壞,並進而決定和他交往的程度,那就有可能吃虧上當或氣個半死。用“時間”來看人,就是在初次見麵後,不管你和他是“一見如故”還是“話不投機”,都要保留一些空間,而且不摻雜主觀好惡的感情因素,然後冷靜地觀察對方的行為。

一般來說,人再怎麼隱藏本性,終究要露出真麵目的,因為戴麵具是有意識的行為,時間久了自己也會覺得累,於是在不知不覺中會將假麵具拿下來,就像前台演員一樣,一到後台便把麵具拿下來。假麵具一拿下來,真性情就顯露了,可是他絕對不會想到你會在一旁觀察他。

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用“時間”來看人,對方真是無所遁逃。

用“時間”特別容易看出以下幾種人:

1.不誠懇的人。因為他不誠懇,所以對人、對事會先熱後冷,先密後疏,用“時間”來看,可以看出這種變化。

2.說謊的人。這種人常常要用更大的謊言去圓前麵所說的謊話,而謊話說久了,就會露出首尾不能兼顧的破綻,而“時間”正是檢驗這些謊言的利器。

3.言行不一的人。這種人說的和做的是兩回事,但通過“時間”,便可發現他的言行不一。

事實上,用“時間”可以看出任何類型的人,包括小人和君子,因為這是讓對方不自覺的“檢驗師”,最為有效。

至於多久的時間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性情真本質,如果是許多年,這似乎是長了些,但如果說就需一個月又短了些。那麼到底多長的時間才算“標準”?這並不能做出規定,完全因情況而異,也就是說,有人可能第二天就被你識破,而有人二三年了卻還“雲深不知處”,讓你摸不清楚。因此與人交往,千萬別一頭熱,先要後退幾步,並給自己一些時間來觀察,這是最起碼的保護自己的方法。

8.“酒後吐真言”,到底可信不可信

“酒後吐真言”是很多人了解人心的重要手段,但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有人酒後出狂言,酒後出胡言,會把人誤導。對於酒後之言,不可一概不信,更不可全信,隻有正確分析,因人因時而宜,去其虛假,取其真實,才是看人的正確之方法。

酒之與人,可謂由來已久。古今中外,不管地理位置相距多麼遙遠,生活習慣相差多麼懸殊,各個民族的人卻都獨立地發明了酒,而且使之與各種文化、習俗,甚至政治、曆史發生深刻的聯係,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酒文化。

有的人甚至把飲酒和才情的發揮、文思的湧現、靈感的勃發等聯係在一起。李白鬥酒詩百篇;張旭喝了酒會以發蘸墨,龍飛鳳舞地大書而特書;武鬆在景陽岡喝了十八碗酒,才打得死那吊睛白額猛虎。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除了特殊的人而外,大多數人喝多了酒,在酒精的影響下會失去常態,所以,醉漢的話是不能全信,不可深信,但又不能不信的。這就要求在聽的方麵,須有更多一些講究。

人們常說:“以酒蓋臉,無話不談”,或者“酒後吐真言”。這種情況當然存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更多情況下,由於酒精的作用,使得不少人酒後出狂言,酒後出讕言,酒後出胡言。所以,對於酒後之言,不可一概不信,更不可一概全信,而要認真分析,根據不同情況,加以取舍,或者憑自己的判斷,去其虛偽,取其精實,這才是正確的辦法。

首先,我們必須認真觀察,仔細判別,酒後說話之人醉到了一種什麼程度。事實上,醉酒的程度大體可以分成四個等級,即微醉、初醉、大醉、沉醉。

對於微醉的人,由於其理智依然十分清楚,所以其言談並未受到酒精的影響,思路也清楚,所不同者,有酒助興,神經略顯亢奮而已。此時,談話者一般表現為神采奕奕,談鋒頗健,而且思路清楚,邏輯性嚴密,對於一些平時少言寡語、城府較深的人來說,這時可能大異於平時。所以,可以認為這是聽話、交談的大好時機。但是,也要記住,此時說話人醉酒極輕,思想活躍,完全能夠控製自己,所以不該把他所說的全都認為是“真言”,要知道,說不定由於他們此時的思想活躍,反而在語言中運用了更多的技巧和隱語。因此,必要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裏”的功夫仍不可少。如果要講開誠布公,那麼,對於平日講話較少、城府較深的人,這倒是一個與之促膝談心,進一步窺視其內心隱秘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