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的商代,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具有濃厚遊牧色彩的朝代,當時“虎”的字形很形象,張牙舞爪,碩大的身軀,搖擺著危險的尾巴。跟其他表示四腳動物的漢字一樣,“虎”也是隻有一個側麵,仿佛是被吊了起來,而實際上,這些動物應該是四腳站立在地上的。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漢字字形的垂直旋轉,是因為中國最古老最通行的書寫材料是竹木簡,把竹子或者木片劈成長條,漢字就從上往下寫在上麵,因此隻能從寬矮變成細長。
後來,“虎”字逐漸變得更加形象化,在某些金文中,仍然留有張大的虎口、銳利的虎爪和搖擺的尾巴,但在文字簡單化和線條化的大潮中,“虎”字的這些部件漸漸消失在繁雜的筆畫中。雖然如此,老虎凶猛的威名還是廣為傳播,比如“虐待”的“虐”有殘害的意思,中國古代的文字學家從“虐”的古老字形入手,認為“虐”字的字形就是一個人被老虎一爪子拍在地上。這對老虎來說是大發威風的時候,但對於爪子下的人來說,可就是殘害人命了。
從“虎”字字形變化上,我們能夠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當“虎”以張牙舞爪的形象出現在漢字中的時候,恰恰是我們祖先懼怕老虎的時候,那時候人類武器落後,往往被虎“虐”——一巴掌拍在地上;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我們越來越不懼怕老虎這種猛獸了,這時候的“虎”字也收斂起了鋒利的爪子和牙齒,變得不那麼可怕了。到了現代,老虎竟然成了一種可愛的形象,小孩子們穿上了小虎鞋,戴上小虎帽,連形容孩子憨厚可愛也用“虎頭虎腦”的成語了。
說到“虎”,就會順便想到“彪”,有人說這個“彪”是給老虎加上了翅膀,也就是如虎添翼,其實不然。“彪”的這三點指的是老虎豔麗的條紋皮毛,所以“彪”的本義是指“老虎身上的斑紋”,因為老虎的斑紋十分豔麗顯眼,所以“彪”有文采鮮明的意思。“彪炳千古”就是用的這個意義。
【博聞館】
為虎作倀
成語“為虎作倀”是什麼意思?“倀”有個單人旁,顯然和人有關。在古代傳說裏,被老虎咬死的人,他的鬼魂又幫助老虎傷人,稱為倀鬼。
倀鬼是怎樣幫助老虎害人的呢?原來,在古代故事中,老虎雖然吃了人,卻還不滿足,它用尖利的爪子抓住受害者的鬼魂不放,非讓它再找一個人享用不可,否則就不讓受害者的鬼魂獲得自由。
無奈之下,鬼魂隻好給老虎當向導,幫助它找到其他受害者。倀鬼替老虎行凶,也變得越來越邪惡,他不光設下陷阱迷惑路人,還會把那人的腰帶解開,衣服脫掉,好讓老虎吃起來更方便。後來,人們根據這一傳說,把幫助壞人做壞事稱做“為虎作倀”。
唐代傳奇中記載了一個“為虎作倀”的故事。有個叫馬拯的讀書人,一次到南嶽衡山遊玩至黃昏,恰好遇到獵人搭設陷阱捕捉老虎。他和獵人躲在樹上睡覺,忽然半夜裏聽見人聲,隻見一大群人走到陷阱旁大喊:“是誰在這裏設了機關想謀害我們大王!”他們把陷阱拆卸後走了。馬拯一問獵人,才知道這就是為老虎服務的倀鬼。
獵人又搭好了陷阱,不久就獵殺了一隻老虎,這些倀鬼又圍了過來,爬到死老虎身上大哭:“誰殺了我們的將軍啊!”
馬拯氣得大罵:“你們死在老虎嘴裏,怎麼還執迷不悟!”倀鬼這才醒悟過來:“我們都不知將軍是老虎,剛聽您一說這才醒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