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妾發初覆額(1 / 2)

舞台燈熄滅,當它再次亮起時,樂天的眼睛驀然睜大,呆呆的看著場地的中央。

那裏有一個女孩兒,一個漂亮的年輕女孩兒。她穿著一身淺青色的碎花紗裙,腳下是一雙秀氣的精致布鞋。柔順的秀發自肩頭披散,還微微有些水光,襯托得那張不施粉黛的俏臉愈發清新自然,靈氣十足。

“女神……哦不,仙女,這才是仙女啊……”

“哎喲,我的心髒,心髒不行了……”

底下的觀眾席微微有些騷動,那些剛才還誇表演《瑤池》的女孩兒們仙氣十足的學生忽然發現,自己之前對仙女的理解實在太膚淺了。現在看來,那些學姐雖然長得不差,但充其量也就是個女婢,至於真正的仙女……

“樂樂?”樂天喃喃出聲,眼中不可抑止的泛起了回憶的神色。臉上的表情也從驚訝漸漸平複,嘴角悄悄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

這個女孩兒正是鍾樂樂。隻是此刻的鍾樂樂典雅文靜,一襲素簡的紗衣將她身上的古典韻味襯托得淋漓盡致,和平時那個紮著馬尾大大咧咧的活波女孩兒簡直不是同一個人。但樂天知道,這才是真正的鍾樂樂,或者說,這才是自己記憶中,兒時的那個說話細聲細氣,總是喜歡跟在自己屁股後麵亂跑的鍾樂樂。

她就這麼靜靜靠坐在一塊假山石上,左手拿著一枚小巧的銀質鈴鐺,右手是根小銀槌。身邊再沒有多餘的道具,卻隻憑自己的氣質,將所有觀眾都代入了一片清風徐徐、湖波蕩漾的勝景中。

叮!

銀槌與鈴鐺接觸,發出一聲悅耳的脆響。眾人的精神為之一振,而一直靜坐的鍾樂樂也低著頭,悄悄張開口……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

……

一時間,整個禮堂完全安靜下來。隻有少女柔美的聲線在空中悠揚回蕩。那空靈婉轉的聲音,讓所有人的神經都舒緩起來,許多原本瞪大了眼睛想看美女的學生堅持了一會兒,終究還是抵抗不住這獨特的韻調,慢慢閉上眼沉醉其中。

吟唱,或者說吟誦,是一種曆史悠久的讀文方式。在華夏,這種韻律獨特、聲調講究的詩詞讀法曾經流行了幾千年。隻是到近代年輕人對聲樂的審美觀發生了巨大改變,這才讓吟唱這種古老的藝術漸漸沉寂,甚至幾近失傳。

“唔,韻律精準,字正腔圓……”坐在第一排中間位置的胡學文輕撫著胡子眯起了眼睛,評價道:“雖然在個別聲調上和古法有些出入,但應該是特意進行的改編,倒是讓它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了。難得,難得!”

胡學文是書香門第出身,大學時主修的又是中文,自然對吟唱不陌生。他平日裏就對古典文化就十分推崇,隻是無奈大勢所趨,眼看著許多國粹漸漸凋零,他也是心痛之極。鍾樂樂的聲線悅耳柔美,自然動聽。但他更高興的卻是這些國粹並沒有完全被人所忘記,還有人會逆反著潮流去學習、喜愛他們,這讓他覺得自己所期待的文化盛世並不僅僅是個夢想。

心情愉悅之下,胡學文忍不住眯起眼靜靜聆聽,又連連誇讚了幾個好字。

看來這個節目很合胡校長的胃口啊……

幾個校領導對視一眼,心中已是有了計較。主管學生教務工作的副校長張博嗬嗬一笑,滿臉欣賞的說道:“這個節目有特色啊,如果包裝一下,說不定又是向《瑤池》一樣,會成為我們東珠的明星節目呢。”

“不一樣,不一樣。”胡學文聞言立刻搖頭,對臉色有些愕然的張博說道:“《瑤池》能成功,本身的質量是一方麵,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傳承,這才能作為我們東珠大學的招牌節目年年出現。而這個同學的吟唱……”

頓了頓,胡學文抬眼看看依舊低頭獨唱,偶爾抬手敲一下鈴鐺的鍾樂樂說道:“古人吟唱,首重氣韻,次重聲律。凡吟唱者,或風度翩翩、或意態瀟灑、或狂放不羈、或情深款款,放到現在來說,就是沒有相合的氣質,就唱不出該有的味道。嗬嗬,難道你們沒有發現,這位同學反反複複,隻唱了前三句麼?”

的確,《長幹行》通篇一十五句,講述了一個女孩兒從年少懵懂到嫁作人婦的情感曆程。按理說表演這個節目,自然是把全文從頭唱到尾,但台上的鍾樂樂卻始終隻唱前三句,這點許多人早就奇怪了。隻是對他們來說,好聽才是重點,詩詞什麼的全是附帶,因此也都沒有在意,反而一臉迷醉地聆聽著。

“所以我才說,這位同學深得吟唱精髓。”胡學文坤著胡子,毫不吝嗇的誇讚道:“《長幹行》內中百轉千回,這樣的感情經曆,不是一個大學都沒畢業的小姑娘能有的。她能隻唱前三句就是意識到了這點。不過這樣看來……這個女孩子倒是有一段難以忘懷的初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