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致遠知道江南西路就是後世的江西,據王洪說江南西路南邊還沒有蒙古軍侵擾。劉致遠記得文天祥就是從江西起兵抗元的,但他同樣知道就在宋恭帝投降不久後,江西全境也被蒙古軍攻陷了。
他本想讓他們不要去江西了,可他知道整個中國遲早都會被蒙古攻陷,走到哪都不安全。
“哎,看來我還是老老實實得,隻要能保住命就行。”可他想到元把人分為三六九等,蒙古人是一等,色目人二等,漢人三等,南人最低等。(注:色目人指其他少數名族,漢人指北邊的漢人,南人就是南宋人。)想到這一陣的屈辱感湧上心頭。他並不認為是民族主義者,即使後來人們最討厭的清朝,他都沒有太大怨言,最起碼清朝知道滿漢一家親。可蒙古人將漢人定位為最低等的民族。
劉致遠很想冷靜下來,他一邊告誡自己蒙古人,漢人都是中國人。都是中華民族。自己隻是曆史的旁觀者。可是心理總是久久無法平靜。
此時才二月,路旁的柳樹已經開始發芽,劉致遠這一走就是七天,路旁的柳樹也從點點露芽開始變得綠意昂然。一路上遇到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以為這裏已經安全了,蒙古兵打不到這裏。就有很多人定居下來。劉致遠好想停下來對他們說:“還不夠,蒙古兵很快還是要打來的。”可有人相信嗎?就算相信了,又該逃得哪裏呢?天下之大,已經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了。他們隻有留在這裏,做那最下等的南人。乞求蒙古人發發慈悲少剝削他們一點,給他們一口飯吃。
劉致遠知道這一天遲早要到來,而且會持續百年。可這一切他又能怎麼樣呢?他現在隻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劉兄弟,王大哥叫你。”李亮跑過來對劉致遠說道。
“好了,李大哥我這就過去。”劉致遠整了整身上的衣物。他雖然看起來就隻有十三四歲,但他的身高卻有一米六五左右。在加上他說話老氣橫秋,他們也就很少把他當成孩子了。
“王大哥,你找我有事。”經過這幾天的相處,他和他們已經很熟了。
“嗯,致遠,這次把你叫來,是有點事和你商量。”王洪看著他微笑道。
“哦,什麼事。”
“是這樣的,你來我們這也有好幾天了,不知你有何打算。”王洪看著劉致遠又補充道:“現在兵荒馬亂的,跟著我們是比較安全一些,但我們要去做一些更危險的事。”
“你們要去抵抗蒙古。”劉致遠大驚道。
“我第一眼見到你就知道你是一能人,我才說這麼一點,你就能猜到我們要幹什麼了。”王洪一臉笑意:“沒錯,我打聽道文宋端正在贛州組織義軍,我決定去投奔他。”
看著王洪一臉激動的樣子,一時愣住不知該說些什麼,可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去送死。
“蒙古軍勢強,宋軍羸弱,大宋的半壁江山已失,你去也於事無補。”劉致遠勸解道。
聽了劉致遠的話,王紅有點失望,他看著劉致遠慷慨激揚道:“我大宋雖有一時之敗,但臨安未失,隻要我輩奮發圖強,定能將蒙古趕回草原。”
聽了王洪的話,他無話反駁,他總不能告訴他,再過一年,臨安裏的皇上就會舉城投降。
“好了,你也不要擔心,等到了贛州我會給你找一個好去處。”王洪擺擺手道。
聽了王洪的話,劉致遠心裏很不是滋味,但還是退了回去。
“你說的我豈能不知,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蒙古兵的厲害了。”王洪看著劉致遠的背景喃喃道:“可我身為大宋軍人,豈能畏頭畏尾,棄天下百姓於不顧。”
離開王洪後,劉致遠感到前所未有的壓抑,說到底他隻把自己當成了過客,並沒有吧自己當做宋人。但他可以不顧其他人的死活,可王洪這些對自己無比關係,以及這幾天,累了有人背他,渴了有人送水的三白條漢子,他們的死活自己不可能不在乎。
他名知道他們去了隻會送死,可他卻沒有辦法救他們。
“劉兄弟,走了。”李亮走到他身邊說道。李亮是他在這裏最好的朋友,雖然為人憨厚,給人傻傻的感覺,但這卻也給人一種值得信賴的感覺。
“劉兄弟知道王大哥是怎麼發現你的嗎?”李亮見劉致遠悶悶不樂的樣子開口道。
“知道,不就是看見一道金光,然後就發現我了唄。”劉致遠撇撇嘴道。對於那到金光他把他當做了時空裂縫,他一直想回去看看可能在穿回去,可當他知道這個消息時,他已經走遠了。隻好就此作罷。
“你可知道,王大哥將你交給俺手上時,你可知他對俺說了什麼?”李亮看著劉致遠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