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不要讓誠信的寶劍沾上鏽斑(1 / 1)

誠信是一把鋒利的“寶劍”,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要想贏得別人的信任、尊重和良好的合作,就必須揮舉這把利劍,它會幫助你在生活的追求中所向披靡,走向成功。

為人處事,以誠相待,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以信立身,才能使人生成功。

有一位出名的老鎖匠一生修鎖無數,技藝高超,收費合理,深受人們敬重。更主要的是老鎖匠為人正直,每修一把鎖他都告訴別人他的姓名和地址,說:“如果你家發生了盜竊,隻要是用鑰匙打開的家門,你就來找我!”

老鎖匠老了,為了不讓他的技藝失傳,人們幫他物色徒弟。終於,老鎖匠找到了兩個合適的年輕人,準備把自己一身的本領傳給其中一個。

一段時間以後,兩個年輕人都學會了不少東西。但兩個人中隻有一個能得到真傳,老鎖匠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考試。

老鎖匠準備了兩個保險櫃,分別放在兩個房間,讓兩個徒弟去打開,誰花的時間短誰就是勝者。結果大徒弟用了不到十分鍾,就打開了保險櫃,而二徒弟卻足足用了半小時,大家都以為是大徒弟贏了。老鎖匠問大徒弟:“保險櫃裏有什麼?”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師傅,裏麵有很多錢,全是百元大鈔。”老鎖匠問二徒弟同樣的問題,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我沒看見裏麵有什麼,您隻讓我打開鎖,我就打開了鎖。”

老鎖匠十分高興,鄭重宣布二徒弟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眾人不解,老鎖匠微微一笑說:“不管幹哪一個行業都要講一個‘信’字,尤其是我們這一行,要有更高的職業道德。我的傳人會是一個技藝高超的鎖匠,但他必須做到心中隻有鎖而無其他。否則,心有私念,稍有貪心,登門入室或打開保險櫃取錢易如反掌,最終隻能害人害己。我們修鎖的人,每個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開的鎖。”

當我們的社會進入競爭時代的時候,很多人的信用觀念早已不複存在。人們開始學習玩小聰明,耍歪手段;羨慕陰謀詭計,弄虛作假;崇尚無原則辦事,拍馬投機……一時間,大街小巷皆見教人智謀,中學大學頻見捧讀韜略厚黑,大商小販傾心坑蒙拐騙。

在一個信譽被肆意踐踏,信用漸被拋棄的年代,人們無不為失去這些而扼腕歎息。正因如此,在今天,信譽尤其顯得珍貴無比。

信譽是人生中的一把“寶劍”,因為它在人際交往中所向披靡,無往不勝。信譽可以為你披荊斬棘,開山辟路;可以為你去險除惡,建信立義。可是今天,很多人的這把寶劍卻沾上了越來越多的灰塵,已經鏽跡斑斑,無法使用了。

不是嗎?我們已經被一些現象弄得迷惑不解了:你是領導,於是你希望你的下屬更加服從你的旨意,你希望他們具有更強的能力為你分憂解難,可是你發現他們比以前更加個性化,更加桀驁不馴,你感到迷惑不解;你是一個下屬,你希望領導比以前更加體貼下屬,希望領導能為下屬提供更多的福利,可是你發現領導的承諾卻如風一般摸不著,看不到,你感到迷惑不解;你是顧客,你希望花最低的錢買到最好的物品,你常希望碰到物美價廉的事情,可是你發現花了血汗錢卻買回來一個廢品,你便大罵,感到迷惑不解;你是廠家,你希望消費者要求別提太高,因為你也是另一條生產線的消費者,可你卻無能為力,感到迷惑不解。

我們的社會犯了什麼病?言而無信,人生大忌。做人不老實,又何事能成呢?!

經商有經商的規矩,遊戲有遊戲的規則,做人有做人的分寸,處世有處世的方圓,從過去到昨天,亙古依然。而惟獨今天,我們的信用可以輕易地就拋棄嗎?其實,我們今天更需要信用。市場經濟既是法製經濟,也是信用經濟,不講信用的人,要想在市場經濟中立足,那隻能是癡人說夢。

一個不講信譽的人首先會失去人心。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在商場上,在同事間,在同學中,在夫妻間,信譽之天平無處不在衡量著每一個人的人格。講究信譽的人,不僅會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尊敬,而且事業容易一帆風順;而不講信譽者,必將遭到人們的唾棄,最終隻能落得自悲自歎的下場。

要遵守信用,有時自然要犧牲一些時間、愛好、自由,甚至要付出鮮血和生命,但如果我們自己,與所在的整個世界都沒有了信用,那我們又將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人世間?

誠信是一把鋒利的“寶劍”,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要想贏得別人的信任、尊重和良好的合作,就必須揮舉這把利劍,它會幫助你在生活的追求中所向披靡,走向成功。誠信之劍是非賣品,必定要用誠信才能換得誠信。

揮舉誠信的寶劍,可以幫助你在生活中披荊斬棘,順利向前。而如果讓它沾上鏽斑,將會使你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