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是暗夜滋生的荊棘花,瘋狂纏繞,窒息蔓延。打破了最後一點微妙的心理平衡,似乎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一旦過了那個界,彼此的信任就迅速分崩瓦解,陡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恨意之火,直至所有人的最後一點希望燃燒殆盡。
已經回到市區的白羽怎麼也忘不了,那詭異地斑駁之夜黎姿留給她最後的那個眼神——絕望、仇恨、怨毒、憤怒,交織著難以置信,不甘心,洶湧出一片濃濃的報複。
同樣深刻於心的,是黎姿再被警方帶走的那一刻咆哮而出的——你騙我。你騙我你騙我你騙我這幾天總是反反複複回蕩縈繞在白羽心頭,化不開的複雜情緒,像一碗難以吞咽的苦水。
白羽也說不上來自己到底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欺騙她,但畢竟,她所犯下的那些慘無人道的罪行不是白羽教唆的,也沒有受到任何其他人的指使,是黎姿自己被自己的野心和愚蠢送上了絕路。
至於騙他呢?好像有一點吧。不過在白羽看來,人都是有所隱瞞的。而這一切於她來說,更像是人之常情呢。
用正當的手段取得到那兩百萬。你要不要?
在生死未卜時,先保全自己。你願不願意?
看著敵人自生自滅,你冷眼旁觀,不去火上澆油,但也不去雪中送炭。你做不做?
了解對手的一切計劃,讓她被自己的計劃送上絕路,然後由你獲得最後的勝利果實。這個遊戲方案怎麼樣?
……
好像不太仁義道德,不是嗎?但是白羽的確這麼做了,但僅僅從法律上來說,她沒有任何一處犯下了罪。她更像是克己複禮,處處規範的行為樣本。才不像黎姿那樣呢,她才是真正的錯了,犯下了滔天罪行。害人生命者,她還能指望獲得誰的原諒呢?
生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自從這句話被第一次提出,它就在這個人類社會裏存在了幾百年,是一句至高無上的真理。幾百年來,人們將它當成自己奉行的法則,以及,行為的底線。
但是,仍然有些人以身試法。於是,牢獄之災,償命之禍。
黎姿依然,罪無可赦。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宣判那天,白羽也去了,但她沒進去,而是選擇了站在那神聖莊嚴的法庭外的一隅,聽到這個結果時,白羽不置可否,但不明白為什麼,心裏就是盛滿悲傷,像是一個有漏口的碗,水從裏麵灑出來。
她不斷地提醒自己,白羽你不要忘了,這件事情,自始自終都是黎姿她自作孽不可活,和你一點關係都沒有。你沒有做錯什麼。
也不要忘了,曾經有一次。黎姿甚至想要置你於死地。讓你死在漆黑恐怖的暗長地道,就像被她害死的其他人一樣。你不用同情她,因為你不可以善良到沒有底線。
試著開心一點,畢竟那兩百萬,你才是最後得到它的贏家。
啊,說起那兩百萬?白羽趕緊掏出手機,打開手機通訊錄,撥通了前幾天才新存的手機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