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2 / 3)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平時不注意與人交往,建立關係,等到有求於人時,再提出替人出力,未免太遲了。

中國人諷刺臨事用人的做法,最簡練的話就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如果平時不燒香,等到需要時才“臨時抱佛腳”,盡管你很急迫,很要緊,下的工夫很大,人家也可能一口回絕你的請求。隻有平時關係搞好了,到需要時才會有求必應。

因此我們為人處世的原則就是:不要與朋友失去聯絡,不要等到需要獲得別人幫助時才想到別人。有時候,半年以上不與某個朋友聯係,就有可能失去這位朋友。

因此,主動與朋友聯係十分重要。試著每天打5~10個電話,不但能擴大自己的交際範圍,還能維係舊情誼。如果一天打通10個電話,一星期就有50個,一個月下來,便可到達200個。這樣一來,你的人際網絡每個月大概都可多十幾個“有力人士”為你打通關節。

法國有一本《政治家必備》的書,書中教導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人,必須起碼搜集20個將來最有可能作總理的人的資料,並把它背得爛熟,然後有規律地去拜訪這些人,和他們保持較好的朋友關係,這樣,當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個人當起總理來,自然會為你的仕途鋪開一條坦途。

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沒有時間進行過多的應酬,日子一長許多原本牢靠的關係就會變得鬆懈,朋友之間逐漸互相淡漠,這是很可惜的。所以,一定要珍惜與朋友之間的友誼,即使再忙,也別忘了溝通感情。

很多人都有忽視“感情投資”的毛病,一旦交上某個朋友,就不再去培育和發展雙方之間的感情,長此以往,兩個人的關係自然就淡漠了,最後甚至變成陌路人了。

可見,“感情投資”應該是經常性的,不可似有似無,要做到常聯係、常溝通,到時才能用得著、靠得上。

朋友之間互相聯係的方法有很多,“禮尚往來”、“交流”等,其中最普遍、最有人情味的一種是有空去坐坐。

人們在禮儀性的道別時,總不忘加一句“有空來玩兒”,不論這是否是一句發自肺腑的言語,聽後都讓人感到溫情四溢,自己似乎可以從中體會到我是被人們接受的,是受人歡迎的人。

在人際交往中,也需要這樣的方式來建立良好的人際圈。

事實上,我們所做的並不多,隻是有時間有心地去朋友家走一走,也許隻是隨意地寒暄幾句,也許進行一次長談,總之,我們在努力加深對方對自己的印象,讓彼此之間越來越熟悉,關係越來越融洽。

我們中國有許多禮節,碰上婚喪嫁娶等大事,親戚朋友就要參加,有許多場合還得送禮,這是幾千年來的傳統,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是親朋好友經常保持聯係的一種方式。如果你常年關閉門戶,既不“出去”,也不歡迎別人“進來”,那就孤立了自己。

遇到朋友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盡量參加,如果實在脫不開身,也要寫信或托人帶點什麼,以表達自己的心意。

對方有困難的時候,更應加強聯係。如果朋友發生了什麼事,比如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應馬上想辦法去看看。平日盡管因工作忙沒有很多時間來往,但朋友遇到困難時要鼎力相助,才顯出你們之間的深厚情誼來。“患難朋友才是真朋友”,關鍵時刻拉人一把,別人會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