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交成功人士是辦事的一個有效方法。根據現代社會的社交觀念,社交應有三個基本目標:信息共享、情感溝通和相互幫助。結交名流,不單純是他人眼裏的“趨炎附勢”、“溜須拍馬”、“勢利”等,它同樣是一種正常的交往。聰明的人懂得結交成功人士,為自己辦事順暢儲備能量。
當然,成功人士,特別是有名的成功人士,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結識上的,特別是那些頗有威望的人,結識起來更是難上加難。但是,通過成功人士辦事的確是條成功的捷徑。所以,聰明的人應該設法讓自己接觸一些成功人士,將其拉進關係網,使辦事更容易成功。
1、自己主動結識
“冒昧”地給名人發電子郵件、打電話,主動提出結識要求,這種方式也有很多成功的機會。如今,成功人士的網上資料也比較好找,確實是個不錯的方法。不過,無論是采用哪一種方式,我們都要注意表達方式和言辭,不能過於急躁,也不要任意貶低自己。
2、找人為你推薦
托那些與成功人士交往密切的人作為中間人引薦,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很多人常用的方法。因為名流對與他交往密切的人引薦來的人,會刮目相看,鄭重對待。
在找人引薦時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讓引薦人欣賞並信任你,這樣他才樂於引薦。對一個不太了解的人,或不太賞識的人,中間人是不會輕易引薦的。貿然引薦,令名人不高興,也等於減少了他自己在名流心目中的“印象分”。
3、創造與名人相見的機會
所謂創造機會,無非是經常到一些名人出入的場所活動,比如高爾夫球場、高級賓館的健身娛樂場所(遊泳池、保齡球館、咖啡廳)、一流的影劇院和音樂廳、高級商場等,甚至高級理發館、酒吧都有可能是名人出入的地方。
4、收集想結識的人的資料
如果你想結識誰,一定要先收集有關此人的資料。要盡力搜集,多多益善,力求全麵詳細。比如他的出生地、過去的生活經曆、現在的地位狀況、家庭成員、個人處世風格、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最主要的成就、最有影響力的事件、他的影響力所及的範圍等。總之,凡是與他有關的材料,隻要能搜集到的就盡力搜集。這樣,一旦相識,你會更容易引起他的注意。
變陌生人為朋友
千裏難逢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對一個人來說,要想辦事順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擁有一棵參天的人脈大樹。你的人脈大樹枝繁葉茂,你辦事的途徑就更加寬廣;你的朋友越多,可以給你提供幫助的人也越多。人脈大樹是辦事的支點,為了讓這個支點越來越繁榮,我們需要將陌生人變為自己的朋友。
某網上曾經報道過一個成功企業家的經曆:他既沒有學曆,也沒有金錢,更沒有人事背景,卻憑借自己的不斷努力,成為一個擁有資金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家。那麼,到底是何種因素決定了他的成功呢?
這位企業家的一個朋友後來回憶說:“那天晚上,我、他、他太太三個人坐在一起閑聊,話題無意間轉到他以前艱苦奮鬥的情形,他當時曾很嚴肅地說:‘像我這樣既無學曆,又沒財力,更沒有人事背景的人,能有今天的成就,實在有不足與外人道的辛苦。’任何人處在他的環境都會說出同樣的話。但是,停了一會兒,他又接著說:‘像我這樣一無所有的人,如果要與別人來往,就必須令對方感到和我來往會得到某些方麵的愉快與益處。’”
學曆、金錢、背景三個要素,這位企業家什麼也不具備。這樣的人,要取得事業的成功不知要比別人多付出多少倍的艱辛和汗水。正是憑借非凡的毅力和意誌,學到了與人交往之道,將許多陌生人變成了朋友,拓展了自己的社交圈,才為他後來事業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美國有一位名叫阿瑟·華卡的農家少年,在雜誌上讀了某些大實業家的故事,很想知道得更詳細些,並希望能得到他們對自己的忠告。
有一天,他找到威廉·亞斯達的事務所。在第二間房子裏,華卡立刻認出了麵前那位體格結實、長著一對濃眉的“陌生人”。高個子的亞斯達開始覺得這少年有點討厭,然而一聽少年問他:“我很想知道,我怎樣才能賺到百萬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了並微笑起來,兩人竟談了一個鍾頭。隨後亞斯達還介紹了自己一些實業界的朋友讓他去拜訪。
華卡照著亞斯達的指示,遍訪了一流的商人、企業家及銀行家。在賺錢這方麵,他所得到的忠告並不見得對他有所幫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知遇,給了他自信,他開始仿效他們成功的做法。
又過了兩年,這個20歲的青年成為他學徒的那家工廠的所有者。24歲時,他是一家農業機械廠的總經理,為時不到5年,他就如願以償地擁有百萬美元的財富了。這個來自鄉村粗陋木屋的少年,終於成為銀行董事會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