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先聲奪人把握時機(1)(3 / 3)

圖特摩斯三世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的一位國王,他在位期間,最重要的活動就是進行大規模的對外侵略。連年的征戰讓圖特摩斯成長為一個出色的將領,他懂得如何抓住戰機、打好每一場戰爭。

大約在公元前1482年,也就是圖特摩斯三世在位的第二十三年,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一帶的王公組織了一支聯軍,準備反抗埃及對其的統治。圖特摩斯得知消息後,馬上率軍向敘利亞開進。與此同時,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大小王公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他們組建了約三萬人的精兵良將,並推舉多菲斯為統帥。隨後,多菲斯便率領大軍集結於巴勒斯坦北部的美吉多,這裏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多菲斯在這裏迎戰埃及軍隊,實在不失為明智之舉。

圖特摩斯帶領軍隊途經離美吉多不遠的葉赫木城時,埃軍派出的偵察人員前來報告說,從葉赫木城到美吉多有三條路可走:一條是從塔納阿卡城繞道美吉多,道路平坦,但已有重兵把守;另一條是從北麵的山嶺繞道美吉多,雖無人把守,但路途較遠;最後一條是直通美吉多,且無人把守,但道路崎嶇,還要穿越陡峭的山間峽穀。

聽完偵察人員的彙報,圖特摩斯立即和軍官們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共同研究走哪條路最為合適。會上,不少軍官分析道:“繞道走對軍隊來說更安全一些,就算遇到敵軍的埋伏,憑陛下的英勇和我軍的善戰,也定能打敗敵軍!倘若走直路,由於道路狹窄崎嶇,到時定會人拉馬、馬拉車,萬一遭受敵人的突然襲擊,我們連還手之力都沒啦!”但是,這種意見卻遭到一些猛將們的反對,他們反駁說:“兵貴神速,敵軍之所以在彎路設置重兵把守,一定料到我們會選擇彎路,不會選擇直路。倘若我們走直路,既能縮短日程,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傷亡。”雙方各執己見、爭論不休。最終,圖特摩斯示意眾人安靜,堅定地說:“我們走直路!作戰隻有抓住戰機,出其不意,才能大獲全勝。如果有人害怕,請他回埃及去。”

第二天早上,圖特摩斯親自率領部隊穿越峽穀。他扛著軍旗,始終走在隊伍的最前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鼓舞著其他將領和士兵們。當他走到峽穀的另一端時,便站在那裏,密切注視著後麵士兵的步伐和周圍的動靜。直到每位士兵都安全通過了這一最危險的地帶,他才繼續前行。等到太陽快要落山時,他們的部隊居然已到達美吉多城下。連那些當初反對走此路的軍官都忍不住佩服圖特摩斯的正確決斷,因為,倘若繞道走的話,至少要走三天三夜,還不包括和敵人打鬥的時間;而如今,他們沒有損傷一兵一卒,便順利抵達了美吉多。未正式開戰就占據如此有利的時機,還愁不能贏得戰鬥的勝利嗎?而此時,駐紮在美吉多的聯軍還在不疾不緩地準備著,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警覺。

埃及軍隊眼看勝利在望,一個個摩拳擦掌,恨不得馬上衝進去,把敵軍打得落花流水。然而,圖特摩斯卻命令士兵們原地休息。他心裏很清楚,士兵們雖然鬥誌昂揚,可畢竟趕了一天的路,體力相當疲憊,隻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迎戰強大的敵人。

黎明時分,吃飽睡足了的埃及士兵猛然向駐紮在美吉多的聯軍發起進攻。此時,連聯軍統帥多菲斯都沒有料到埃軍這麼快就殺來了,更別提他手下的士兵了。隻見聯軍士兵們手忙腳亂地穿好衣服,倉促地拿起武器,拉開架勢,但是,這些臨時聚集到一起的軍隊怎敵得過訓練有素的埃及軍呢?再加上毫無準備,原本有利的地理條件也絲毫派不上用場了。不消片刻,聯軍就被打得死的死、傷的傷。還有一些負隅頑抗的,眼見大勢已去,也紛紛繳械投降了。因為很好地抓住了戰機,圖特摩斯又一次打了場漂亮的大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