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3)

作為嬪妃的杜秋娘深受憲宗寵愛,她的一笑一言、一舉一動都別有風韻,令唐憲宗李純為之沉醉。杜秋娘與唐憲宗李純情深意摯,頗似當年的楊貴妃與唐玄宗李隆基。然而,比起縱情放蕩的楊貴妃,杜秋娘又高一籌。她不僅與唐憲宗李純同享人間歡樂,而且不著痕跡參與一些軍國大事,用她的慧心和才智,為唐憲宗李純分憂解勞。

在後宮,杜秋娘與各位嬪妃相處融洽。尤其是與郭鳳萍,兩人更是情同姐妹。看見郭鳳萍與杜秋娘相處得這麼好,唐憲宗李純非常開心。雖然郭鳳萍出身豪門大戶,但是她卻絲毫沒有嫌棄杜秋娘。郭鳳萍經常幫助杜秋娘,杜秋娘對郭鳳萍非常感激。杜秋娘在後宮的地位、威望,都絲毫不亞於郭鳳萍。

杜悰正在處理公務,岐陽公主拿著一些糕點來到書房。杜悰吃糕點的時候,岐陽公主細心地為他按摩。杜悰說:“現在秋妃是越來越受到父皇的寵愛。”岐陽公主說:“曆朝曆代皇帝都是後宮佳麗三千,有哪一個後妃真正能夠得到皇帝專寵。我覺得母妃能夠得到父皇十幾年的寵愛已經無憾,我相信母妃也是這樣想。”

“母妃一直都是把名利看得很輕,所以即便父皇寵愛秋妃,母妃也不會覺得很難受。”岐陽公主想了一下,說:“我聽說秋妃雖然是舞姬,但是她是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當初秋妃就是因為自己的才情,而得到父皇的刮目相看。”杜悰點了點頭,說:“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很想與秋妃切磋一下。”岐陽公主表示,自己也是這麼希望。

岐陽公主向唐憲宗李純和郭鳳萍請安之後,與他們聊一會兒天就回杜府。當岐陽公主經過禦花園的時候,聽到一陣如黃鶯般的歌聲,還有悠揚的琴聲。岐陽公主循著歌聲和琴聲找去,去到涼亭的時候,看見杜秋娘。岐陽公主知道,這些歌聲和琴聲都是來自杜秋娘。岐陽公主當即鼓掌:“好一首《金縷衣》,真是讓人振奮。”杜秋娘看見岐陽公主,當即停下來。岐陽公主向杜秋娘請安,杜秋娘走到岐陽公主麵前,把她扶起來。

杜秋娘說:“岐陽公主過獎,這首《金縷衣》不過是本宮的拙作,根本不值一提。”岐陽公主說:“要是秋妃娘娘認真起來,恐怕連‘詩仙’李白都要對娘娘甘拜下風。”被岐陽公主這麼吹捧,杜秋娘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秋妃娘娘,你與母妃情同姐妹,又是兒臣的長輩。你就跟母妃一樣,稱呼兒臣為‘韻兒’吧!”

看見岐陽公主沒有嫌棄自己,杜秋娘高興地叫一聲“韻兒”,兩人一起討論詩詞歌賦。岐陽公主覺得,在杜秋娘那裏得益匪淺。岐陽公主在杜悰麵前讚不絕口,杜悰見岐陽公主絲毫沒有排斥杜秋娘,都覺得很開心。唐憲宗李純決定把杜悰調往澧州(今湖南常德北部),擔任澧州刺史。

澧州是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是通往其他軍事要塞的重鎮,素有“九澧門戶”的美譽。唐憲宗李純把杜悰澧州,是要好好鍛煉他,以便將來更好地重用他。接到這個任命,杜悰沒有多說什麼。杜佑對杜悰說,州縣是國家的根本,州縣的長官是執政的根本。杜佑讓杜悰在澧州,好好幹一番大事業。杜悰表示,自己會好好牢記杜佑的話。

第二天晨曦初現的時候,杜悰帶著岐陽公主、杜廉,以及一些仆婢前往澧州,杜佑和丁氏送行。丁氏見杜悰從小到大都沒有離開自己,如今要到澧州上任,心裏很舍不得。杜佑安慰丁氏,杜悰不是一去不回。相信以杜悰的能力,很快就會被調回長安。岐陽公主也安慰丁氏,自己與杜悰一有時間,就會帶著杜廉回來。

杜佑和丁氏,默默看著岐陽公主、杜悰和杜廉的馬車前行。杜悰擔心岐陽公主長途跋涉會不習慣,岐陽公主叫杜悰不用擔心。岐陽公主覺得雖然自己是公主,但是並不是弱不禁風。經過幾天幾夜的路程,終於到達澧州。澧州的下屬縣長,知道岐陽公主和杜悰要來,紛紛殺牛羊,找數百人準備宴席。岐陽公主和杜悰澧州,縣長率領眾人向他們請安。

岐陽公主不禁皺眉說:“汪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汪某說:“這些老百姓都是專門來此迎接岐陽公主和駙馬的。”岐陽公主冷冷地說:“是他們自願前來還是強迫而來?”汪某聽得出岐陽公主很生氣,不禁汗流雨下。汪某戰戰兢兢地說:“臣還特地準備一桌菜肴,為岐陽公主和駙馬接風洗塵。”汪某引領他們走去。

岐陽公主和杜悰,看見桌上的菜肴非常豐盛。杜悰問:“汪大人,這些菜肴一共花費多少錢?”汪某恭敬地說:“花費不多,隻有十幾萬錢。”岐陽公主大叫一聲“混賬”,汪某與眾人當即跪倒在地上,汪某更是怕得哆哆嗦嗦。岐陽公主生氣地說:“汪大人,本宮和永裕到澧州來是做正事,不是遊山玩水。你弄這麼多事情,簡直是奢侈、浪費。”

杜悰把汪某扶起來,說:“汪大人,我和韻兒都是喜好節儉的人。這樣的事情,最好不要有下一次。”汪某以為自己諂媚,就可以升官發財。沒有想到,岐陽公主和杜悰給他來一個下馬威,再也不敢吭聲。岐陽公主和杜悰,讓汪某把這些菜肴給老百姓享用,自己則吃清淡的食物。用完膳之後,汪某引領岐陽公主和杜悰到刺史府。刺史府的一切,對杜廉來說都很新鮮,他不停地東張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