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有些人的那些磨難,我們視為不可逾越的困難又算得了什麼?讓我們看看克裏曼特·斯通的例子,從中汲取一些前行的力量吧!
克裏曼特·斯通於1902年5月4日出生於美國芝加哥貧民區。
童年時父親便離開了人世。由於生活困難,斯通賣報賺錢維持生計。
斯通的母親是位很有修養的美國婦女,她省吃儉用,把積攢的錢投資於底特律的一家小保險公司。後來幹脆成了這家小公司的保險推銷員。
年少的斯通深受母親的影響,在初中升高中的那年夏天,他開始利用假期為保險公司推銷保單。當他按照母親的指點,來到一棟辦公樓前時,他不禁猶豫了。進還是不進呢?在大樓前徘徊了一會,他感到有一點害怕,他想打退堂鼓。
這時,他的腦海裏出現了當年賣報時的情景,斯通站在那棟樓前,一麵發抖,一麵默默地對自己說:“當你嚐試去做一件對自己隻有益處,而無任何傷害的事時,就應該勇敢一些,而且應該立刻行動。”
他毅然走進了大樓,他想:“如果我被踢出來,我會像當年賣報紙時那樣,再一次壯著膽進去,決不退縮。”
就這樣,他進行了他保險生涯的第一次拜訪。
第一天的推銷,他還發現了一個秘訣,那就是當他從一間辦公室出來時,馬上衝進下一間辦公室。這樣,由於時間上不給自己猶豫,避免了思維的空間,從而可有效地克服自己的畏懼感,同時也避免了途中時間的浪費。最後,通過他的努力,他爭取到了兩位客戶。對斯通而言,這是人生旅程一座新的裏程碑。
斯通20歲時,創辦了一家保險代理公司,取名為“聯合保險代理公司”。公司剛開張時,隻有他一個工作人員。開張營業的第一天,居然有50多位客戶投保。聯合公司的信譽慢慢地受到當地人的好評,有一天,他居然推銷出120多份保單,令人難以置信。
斯通36歲時,已成為一名百萬富翁,他創辦的公司後來成了美國混合保險公司。截止到1990年,公司的營業總額達213億美元。公司擁有5 000名保險推銷員。
斯通一生都從事推銷,既推銷保險,也推銷信念和成功的方法。
斯通與人合作出版《以積極的精神態度獲得成功》一書,發行25萬冊。1962年,他又出版暢銷書《永不失敗的成功之道》。後來,他買下霍斯恩出版公司。
斯通身兼三職:美國混合保險公司的董事長、阿波特公司的董事、霍斯恩公司的董事長。
他成了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擁有4億美元的資產。
斯通對於自己的成功,這樣認為:“遭遇困境時,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待機東山再起。推銷的成功取決於你對工作的態度。”
當樂觀者遇到悲觀者,希望對於他們來說是什麼呢?悲觀者說:是地平線,就算看得到,也永遠走不到。樂觀者說:是啟明星,能告訴我們曙光就在前麵。風是什麼?悲觀者說:是浪的幫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處。樂觀者說:是帆的夥伴,能把你送到勝利的彼岸。生命是不是花?悲觀者說:就算是又怎樣,開過敗了也就什麼都沒了。樂觀者說: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實。一直向前走,會怎樣?悲觀者說:會碰到坑坑窪窪。樂觀者說:會看到柳暗花明。春雨好不好?悲觀者說:不好!野草會因此長得更瘋!樂觀者說:好!百花會因此開得更豔!如果有一片荒山,該怎樣?悲觀者說:修一座墳塋。樂觀者說:我會把那裏種滿綠樹鮮花。於是上帝給了他們兩樣不同的禮物:給了樂觀者勇氣,給了悲觀者眼淚。那麼我們呢?你會選擇做哪一個?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對前行的路感到茫然的時刻,在失去了財富、親人、朋友時周遭突然會因而變得晦暗灰沉,於是我們整個人就會畏縮起來,遲疑著不敢再踏前一步。隻要心裏的燈不滅,前行的路上仍然有希望。樂觀與自信成為前行路上的加速器,伴隨著我們堅定向前的步伐,鼓舞著我們依然前瞻的心。有時候任何人、任何事都可能成為一盞燈,適時地映照著我們遲緩的步伐,給予我們一股行動的勇氣,使我們借亮而行。然而,更多的時候,心燈要靠我們自己去點亮,路還是要走的,匍匐摸索,總比屈身停滯好。就算失去了一切,我們還擁有未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