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舍得是人生的一種境界(2)(1 / 3)

“微風可以把水汽包含在它之中,然後飄過沙漠,到了適當的地點,它就把這些水汽釋放出來,於是就變成了雨水。然後這些雨水又會形成河流,繼續向前進。”沙漠很有耐心地解釋道。

“那我還是原來的河流嗎?”小河流疑惑不解地問。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條河流還是看不見的水蒸氣,你的本質不會改變。你之所以堅信自己是一條河流,是因為你從來不知道自己的本質。”

此時小河流隱隱約約地想起了似乎自己在變成小河流之前,也是由微風帶著,到處飛翔,飛到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後變成雨水落下,才彙成今日的自己。於是小河流終於鼓起勇氣,微眯著雙眼,投入微風張開的雙臂,消失在微風之中,讓微風帶著它,奔向它生命中的歸宿。

它順利地穿過了沙漠,然後微風對它說:“孩子,我已經帶你穿越了沙漠,剩下的路要你自己走了。”於是雨滴落到地上,一滴兩滴……最後又形成了蜿蜒的小河流。小河流看著全新的自己,覺得真是不可思議。原來改變可以帶給自己這麼奇妙的感覺,而沙漠已經遠遠地在身後了,不再成為自己彙入大海的障礙。小河流一路歡歌向大海奔去。

在遇到人生的障礙時,不妨向小河流學習,改變自己,調整自己,以更好地適應新環境,更快地向前發展。我們可以從過去的成功中獲得前進的力量,也可以從過去的失敗中吸取必要的教訓,但我們唯獨不能沉溺於過去,不能固守著舊的模式一成不變。新的成長道路需要新的心態去開拓,新的事業剛剛開始,翻開過去的一頁,我們的心態變得更加成熟,更加適合現在的發展。在夢想的路上,適時調整自己,改變自己,毫不動搖地堅持前行。即使世界的繁華使我們的眼睛迷離,我們也要擦亮眼睛、堅守信念、跨越障礙,去獲取成功。

每個人都局限於自己已經形成的固定的思維,固定的做事方式,當我們處處碰壁的時候,總是抱怨命運的不公,抱怨機遇不垂青於我們,隻是從來都不曾想到,是我們自己不曾作出任何的改變來更好地適應。舍棄的根本就需要改變自己,當自己發生破繭成蝶的改變的時候,就會發現,阻擋我們前行的山已經不再高不可攀,阻擋我們的河流不再洶湧澎湃,甚至那些曾經阻擋我們的人也不再可惡,所有的阻礙將不再成為阻礙,而是成為我們前行的墊腳石。當我們作出脫胎換骨的改變的時候,發現旁人看我們的目光也變了,所有人都會重新建立新的認識,一切都將變得順利起來,機遇也將垂青於新的自己。舍棄自己,根本上就要徹底改變自己。

舍得是成長的必修課

每個人都是從懵懂的年齡過來的,曾經的懵懂對我們來說是經驗是教訓,是成長路上的必修課。怎樣舍得是一門值得終身學習的課程。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漸漸成熟,摒棄掉了年少的浮華、幼稚,而每一次痛苦的摒棄的過程都是促使我們快速成長的“養料”。一次次舍得的經曆,才讓我們明理、練達。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女生剛從大學畢業,就被分配在一個離家較遠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7時,公司的專車會準時等候在一個地方接她和她的同事們。這真比那些自己擠公交車,坐地鐵的人要幸福很多倍。

在一個驟然寒冷的早晨,她關閉了鬧鍾尖銳的鈴聲後,眷戀著被窩的溫暖,於是又稍微賴了一會兒——就像在學校的時候一樣。她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拖延一些時光,用來懷念以往不必為生活奔波的無憂無慮的日子。於是在那一個清晨,她比平時遲了五分鍾起床。可就是這區區五分鍾卻讓她付出了代價。

當她匆忙中奔到專車等候的地點時,公司的班車剛剛開走。站在空蕩蕩的馬路邊,她茫然若失。一種無助和受挫的感覺向她襲來。剛剛走入社會,一點挫折也沒有承受過的她,被這個今天回想起來十分微不足道的困難給卡住了。

就在她懊悔沮喪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那輛深藍的轎車停在馬路對麵的一幢大樓前。她想起了曾有同事指給她看過——那是上司的車,她想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她匆匆向那車走去,在稍稍猶豫後打開車門悄悄地坐了進去,並為自己的聰明和幸運而得意。

為上司開車的是一位慈祥和藹的老司機。他從後視鏡裏看到了坐上後座的她。這時,他轉過頭來對她說:“小姑娘,你不應該坐這車。”

“雖然錯過了班車,可是我的運氣還真不錯。”她如釋重負地說。

這時,她的上司拿著公文包向車走來。待上司在前麵習慣的位置上坐定後,她才告訴上司說:“班車開走了,想搭您的車子。”天真的她以為這一切合情合理,因此說話的語氣充滿了漫不經心的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