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磨階段所用的工具主要有:軋鉈、釘鉈、勾鉈、杠棒等。用的軋鉈以小型薄型為主,其作用還是推軋碾磨為主要用途。除軋鉈的推軋之外,這一時期的雕刻加工的操作手法以勾、撤、頂、撞為主。
①勾:用勾鉈勾出陰線謂之勾。陰線有兩種,用途也不一樣。一種是細而密的陰線用來勾人物的發須、動物的發毛、禽鳥的翎毛、瓶素器皿的底紋圖案等。還有一種是按圖案花紋深勾的線,然後撤去一麵,留下的一麵是浮雕花紋的一個立邊,這一種勾是製作平麵花的一道工序。
②撤:用小快口軋鉈撤地、撤麵、出層次。
③頂:用小軋鉈、釘鉈、平頭棒等工具的頂麵,頂磨平麵浮雕花紋的地子,使其平順、整齊。也用於玉雕產品的其他需要頂磨的地方。
④撞:也是用釘鉈的頂麵將地子的根線掖入撞平。
勾撤頂撞既是出造型,又是使邊線利落、影像脫穎而出的工藝。應按照造型和製作過程中的部位不同,選用合適的小工具。正確運用勾撤頂撞手法,是產品收工(得活)不可代替的工藝。
杠棒在產品的精磨階段是用途最廣的一種工具。杠棒的種類也最多,粗的有十幾個毫米,細的隻有一個多毫米,還有各種不同形狀的尖頭杠杆,有平頭、圓頭、喇叭頭等。它形狀不同,用途各異,既能平軋、頂撞、擴孔、打眼,又能翻卷疊挖製作。
精細修飾就是最後的修飾,主要解決以前加工時遺留下來的各種不足之處。如人物的麵部表情、頭發、眼皮、服飾花紋等;獸類、鳥類的眼睛、毛發、爪尖、張嘴懸舌等;花卉的花蕊、葉筋等。一些在製作過程中容易受到損壞的單細部位也要在這一階段完成。
形象刻畫完畢,還要用杠棒等工具將產品全麵細磨一遍。這一次細磨也叫“順活”,是從頭至尾,從裏到外,一點不落仔細地、均勻地精磨一遍。一方麵是全麵檢查一次,看是否有細工還沒有做到的遺漏之處;二是統一光潔度,利於拋光加工。這次細磨對於保證產品質量十分有益。
五、拋光工藝
幾乎所有的玉器都需要拋光,隻有拋光的玉器,才能讓人領略到玉石的質色美。不同的原料,不同的造型,其拋光的要求也不一樣。有的上曝亮效果好,有的上柔光效果好。也有在一件產品上一部分曝亮,而另一部分則是上柔光。如一些水晶類產品,這種拋光方法使水晶作品產生異樣的、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
(一)玉器拋光的意義
拋光就是把玉器完成雕琢後,留表麵的砂印、毛麵磨細磨光不留痕跡。有時需要達到光線強烈反射,就是出曝亮。
玉器拋光之後會呈現晶瑩美麗的玉質光澤,這是玉雕藝術的主要特點之一。因此,在玉雕生產中對於玉器光澤處理的優劣,直接關係到作品的藝術效果和經濟價值。
(二)玉器拋光的工序
1.去糙
去糙就是磨去玉器表麵的粗糙表層。傳統的方法將去糙又分為去粗糙和去細糙兩道工序。去糙就是把玉器表麵磨得更加細膩,是水凳琢磨表麵的繼續,而不是雕琢造型的繼續。因此,去糙要去淨,但不能“走形”,對造型精細處的花紋等不能因去糙而變得模糊不清。
2.罩亮
產品經過去糙以後,表麵已經很細膩光滑,罩亮就是在玉器去糙後光滑的表麵上再進行精磨,使其更細、更平、更光滑,達到強烈反光的程度。
拋光的去糙和罩亮設備與磨玉機一樣,隻是在轉速上降低一些。去糙的工具多采用非金屬材料,包括水牛皮、羊皮、棉布、竹、木、石等。工具多是自行製作的膠碾、布輪、皮鉈、石鉈等。拋光使用的拋光粉分兩類:一是適合去糙用的各型金剛砂,以高標號為主;二是罩亮用的綠粉(氧化鉻綠)、瑪瑙粉和微粉(人造金剛石)等。
3.清洗
產品拋光後,其表麵存留一些拋光粉的泥漿等汙垢,需要清洗幹淨。由於玉雕產品十分精細,而拋光必須麵麵俱到,細微之處最易藏汙納垢,因此造成清洗的困難。清洗使用的方法有水洗、酸洗、堿洗、冷洗、熱洗、酶煮洗、超聲波洗等。要依材質和產品造型以及產品上的汙垢特點來選定清洗方法。
4.燙蠟、浸油和擦拭
這是產品拋光後的重要工序。燙蠟就是將清洗幹淨的產品烤熱或是上籠蒸熱以後,用川蠟碎屑撒在表麵熔化其上,浸油是將產品浸入油中文火慢煮。還有浸蠟的,是先將蠟加熱液化,再將產品浸入蠟液中文火慢煮。浸油、浸蠟少則數小時,浸蠟有時需二十多個小時。
燙蠟、浸油和浸蠟均在其尚熱時(約攝氏七八十度)就開始擦拭。擦拭務必要幹淨,待冷凝以後還要剔蠟,使油脂分布均勻和凝質不顯著。擦拭用棉質巾類,以柔軟吸油為好;剔蠟用竹簽、柳木棍等。
燙蠟、浸油是彌補拋光不均勻、微觀不平整。蠟和油能附著在不甚光亮的微觀凹窪處,產生油亮效果,顯得滋潤;增加產品表麵反光強度,使產品的大麵小麵都能達到統一的光亮程度,看起來更潤更美。蠟和油還能保護產品的表麵免遭汙染。根據玉石材料的不同,有的需要浸油,有的需要燙蠟。
(三)玉器拋光特點和要求
玉器拋光是玉雕工藝品製作的最後一道工序,也是玉器再加工的重要環節。因此,要求拋光技術工人不單單熟練掌握拋光技術,還要對產品的雕琢過程、造型特點、原料性質等有較多的了解,有利於產品在拋光的過程中采用最適當的拋光工藝。拋光還要看原料的特征和髒綹分布,在拋光中不讓原料的疵點擴大,粉塵鑽入綹中,影響產品美觀。看產品的單細所在,采取保護措施,不因保護不力而拋光壞活。對有些產品要有目的地使光澤的亮度產生強弱變化,形成對比,從而產生奇特的藝術效果,以充分顯示出玉料的天然材質美和作品造型的藝術美。
(四)玉器拋光的其他形式
目前除傳統的拋光方式外,還有幾種新的拋光方法。
1.滾筒式拋光法
將小掛件玉器(玉佩)放入滾動的圓筒內,通過與拋光粉及瑪瑙籽的相互擦磨,達到拋光的目的。
2.振鍋拋光法
振鍋內放入拋光粉和瑪瑙籽(或其他玉石碎籽),再將拋光小件放入。接通電源後,鍋內產生振動使其中的東西有規律地翻動,從而產生相互間的擦磨,使產品拋光。
還有一種大型的振鍋,可以拋光較大的玉器擺件,具體方法是將產品固定在振動翻滾的拋光介質中,定時改變其固定的方向和位置,以便使各部位都能受到擦磨,都能拋上光。用振鍋拋光的產品,造形體量不能過小,要結實,原料要有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