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不可做一個先斬後奏的自由主義者。請假對於員工而言,是常有的事情。請假按規定應於事前向上級主管報批,待獲得允許後,你才能離開工作崗位。請假的方式和頻率,往往也成為公司評價你的重要依據。公司將以此評定一個人的工作態度,進而直接影響到你的考核成績。無論如何,不可肆無忌憚地想請假就請假,也要多為老板和公司設想。當心留下不良的紀錄,影響自己的業績考核和升遷。
一個人或一個公司的形象是很重要的,經常缺勤請假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形象,還會影響公司的形象,甚至還會帶動別的員工也缺勤請假,有這樣嚴重的後果,你還會經常缺勤請假嗎?
“我常缺勤,可我有才能!”不要妄想用這樣的語言應付老板。要知道,你再有才能,如果經常缺勤請假的話,通常加薪升職都與你無關,而且你很可能會被列入裁員的候選人。
不要占別人和公司的便宜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人在與別人相處中,有些人總想在嘴巴上占便宜。有些人喜歡說別人的笑話,占別人的便宜,雖是玩笑,也絕不肯以自己吃虧而告終;有些人喜歡爭辯,有理要爭理,沒理也要爭三分;有些人不論國家大事,還是日常生活小事,一見對方有破綻,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讓對方敗下陣來不可;有些人對本來就爭不清的問題,也想要爭個水落石出……等等這些都會破壞人際關係。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有些人什麼虧都不能吃,什麼便宜都想占,工作揀輕的幹,待遇往高處要,看別人時戴著顯微鏡高標準、嚴要求,對自己就總是網開一麵、另當別論。這樣的人怎麼會招人喜歡?又怎麼能擁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呢?
相反,如果能夠做到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與他人積極配合,在生活中與人為善,以寬闊的胸懷待人處世,在工作中,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不占別人和公司的便宜,這樣的員工會處處受到同事和老板的佩服與歡迎的。
我們都說,吃虧就是占便宜,但能做到的人卻並不多,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他必定會有所成就。
有一位年輕人,名牌大學剛畢業就進入某出版社做編輯,他的文筆很好,但更可貴的是他的工作態度很端正。
那時出版社正在進行一套叢書的編輯,每個人都很忙,但老板並沒有增加人手的打算,於是編輯部的人也被派到發行部、業務部幫忙。但整個編輯部,隻有那個年輕人接受老板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一兩次就抗議了。
他說:“吃虧就是占便宜。”
事實上也看不出他有什麼便宜可占,因為他要幫忙包書、送書,像個苦力工一樣。
他真是個可隨意指揮的員工,後來他又去業務部,參與直銷的工作。此外,連取稿、跑印刷廠、郵寄……隻要開口要求,他都樂意幫忙。
“反正吃虧就是占便宜嘛。”他這麼說。
兩年過後,他自己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做得還不錯。原來他是在吃虧的時候,把一家出版社的編輯、發行、直銷等工作都摸熟了。
現在,他仍然抱著這樣的態度做事,對作者,他用吃虧來換取作者的信任;對員工,他用吃虧來換取他們的積極性;對印刷廠,他用吃虧來換取品質……
其實。他真的是占了便宜。
有些人往往會在無意間占公司的小便宜、揩公司的油,他們認為公司的便宜是“不占白不占”。他們一有機會或者趁老板不在時做自己的私事,甚至悄悄溜出去。還有些人認為公司的物品反正是免費資源,所以隨意把它們拿回家去使用。
一家公司的采購員看到公司訂製的鉛很高檔耐用,便時不時地拿些回去給他上學的女兒使用。這些東西恰好被女兒的老師看見,而該老師的丈夫正是與這家公司有業務往來的高級主管。
該高級主管由這件事了解到:“這家公司的風氣太壞了,公司的員工隻想著自己而不是公司,這樣的公司怎麼能做好生意呢?”於是,他中止了與該公司的合作計劃。
有誰會想到這竟然是由一些鉛筆造成的呢?
一個員工,要養成不拿公司一針一線的習慣。拿一支鉛筆,看似細小之事,其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嚴重很多。
如果你處處占公司的便宜,老板會很反感。這個社會不缺乏耍小聰明占小便宜的人,欠缺的是忠誠的人。相比而言,員工的忠誠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更重要,因為聰明並不代表一個人的品質,對企業來說,忠誠比聰明更有價值。